一位普通地税干部的16年助学情
东南网4月1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刘才恒 范佳佳)“每个月初,我都要往小宁的账户汇1500元。”4月9日,39岁的张海银正使用网银,将一笔助学款转入闽江学院学生小宁的账户。 张海银是宁化地税的一名干部。工龄虽然只有19年,却已坚持助学16年。16年间,他资助了4名贫困学生,捐助5万余元。今年2月,张海银入选福建省“助人为乐”好人榜。 “他就像大哥哥一样” 今年30岁的小陈是长沙一家电子公司的工程师。他是张海银资助的第一个学生。 谈到张海银,小陈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他就像大哥哥一样”。 1998年3月,在宁化地税局湖村税务所上班的张海银得知,湖村中学初二学生小陈因父亲病逝,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他立即找到小陈的母亲和班主任,主动提出与小陈结成帮扶对子,每季度资助生活费100元。 “当时每月工资只有六七百元,父母务农,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张海银说,“我也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不易,有能力帮助他们一把,或许能够改变他们的一生。” 虽然钱不多,却让求学欲望强烈的小陈喜出望外。小陈学习十分勤奋,1999年考上宁化六中。 小陈眼中的“大哥哥”不仅关心他的学习,生活上也一直照顾他。 “‘大哥哥’资助学生不是给钱就完事。”小陈回忆说,“读高中时,每次去张海银家,张海银都会将学生时代读书的一些心得与我分享,激励我奋发向上。” 小陈读高中时,张海银每月资助200元生活费。每个周末,只要小陈有空,张海银都会叫他到自己家吃饭。“每个周末,他都会炖排骨给我喝。”小陈说,“他把我当成弟弟,在他面前没有自卑感。” 2001年10月的一个晚上,小陈在电话里说最近经常咳嗽,有时候还咳血。张海银连夜赶到学校,拉着 小陈到县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肺结核。第二天,他又带着小陈到县防疫站检查、取药。在张海银的悉心照料下,小陈很快康复了。 “当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他。”回忆起这件事时,小陈仍然很激动。 “2002年夏天,我高考失利后,心情难受,好几天都不敢回家。”小陈说,“张海银得知后,鼓励我复读。” 第二年,小陈考取了长沙理工大学。7000多元的学费又成了难题。张海银二话没说,资助了2000元。在亲朋好友的七拼八凑下,小陈终于圆了大学梦。 不是亲戚胜似亲戚 助学的16年中,张海银有一位特殊的亲戚。这位特殊的亲戚是宁化石壁镇的张起瑄。 “双方有红白喜事,首先就会想到对方。”张起瑄说,“张海银是女儿的恩人。” 说起来,这是一场巧合。2003年8月,张起瑄的大儿子考上大学。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张起瑄四处求助。 有一次,张起瑄来到地税局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张海银立刻掏出200元。在与张起瑄拉家常时。张海银得知,张家还有一个女儿,正念初一,学习成绩优秀。张海银马上表示愿意结对帮扶小张,每年资助生活费1000元。 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张海银一帮就是10年。去年,小张从集美大学毕业,考上厦门大学研究生。 尽管小张不再需要资助了,但两家的往来没有断。张海银说,每年春节,张起瑄都会送些土特产给他,他也会回送一些礼物,两家就像亲戚一样。 爱心在不断传递 张海银的助学热情影响了身边的朋友。2011年,经过宁化一中团委的牵线搭桥,张海银与孤儿小宁结成帮扶对子,每年资助生活费1000元。2013年8月,小宁考上 闽江学院,同样面临学费哪里来的问题。张海银带着小宁,连续几天冒着酷暑跑关工委、团县委、工商联等单位,四处为她筹措学费和生活费,终于争取到一笔5000元助学金。 为解决小宁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张海银联系了自己的一位朋友,一起帮助小宁,每月资助1500元。 张海银说,自己这些年来能坚持助学不辍,离不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夫妻俩都觉得做这样的事很有意义。我会一直做下去。” 张海银结对助学的行动,感染了不少县地税干部。 2007年,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推动下,县地税局成立了“扶贫助学专项爱心基金”。如今,全局有70位干部职工自愿参与助学,每人每年300元至1000元不等。 |
- 2014-04-12宁化2000食客品味“舌尖上的客家祖地”
- 2014-04-11宁化:干部沉下身子“精准扶贫”
- 2014-04-10宁化县人大四项规定提升常委会审议工作水平
- 2014-04-10宁化牙梳山发现罕见水晶兰
- 2014-04-10宁化:党员干部“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