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区县速递 > 正文

永安:黑暗中领略别样风景

2014-05-14 11:13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苏 莉

穿过一条条漆黑的巷道,伴随着吊挂在井下巷道通风管的轰隆声,头顶上的矿灯照射出的光束里,一颗颗细小的煤炭颗粒在飞舞,10分钟便让人感觉眼睛干涩,潮湿、闷热的环境逼得人喘不过气。

跟随季台钿,记者来到了永安煤业公司东坑仔煤矿203采区+100水平南8号煤层工作面。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季台钿一干就是29年。问其坚持的原因,他开玩笑说:“我们可说是翻动地球‘心脏’的人,虽然常年与黑暗为伴,却也可以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东坑仔煤矿就是我的家,家里的事我能不管吗?”

1985年10月,刚走出中学校门的季台钿,就来到永安煤业公司东坑仔煤矿,成为一名农协工。由于干活卖力,学东西上手快,他很快就成为队里的生产骨干,更一路从放炮员、班长、副队长升为大队长。

如今,他带领着采煤队的5个分队65名矿工,继续奋战在采煤第一线。担任队长20多年来,在他的队里,无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并且年年完成全矿总产量的51.14%以上,共为东坑仔矿采煤237.2万吨。

近年来,由于地质条件差,多为0.45~0.87米之间的超薄煤层,又薄又硬,很难开采。“打钻时要4个人一起操作,2人扶钻、2人在后面背靠背、双脚蹬在棚柱上用劲往后推进,打一茬炮要花一个半小时。”季台钿告诉记者。

2011年,为了改进采煤钻具,矿里派季台钿与机电股的工程师一起来到浙江乐兴的一家电钻厂,通过探讨,厂家接受了季台钿的建议:将煤电钻头加长并附带齿轮增压功能,虽然速度慢了,但是冲击力可以增大3~4倍,最适合开采又薄又硬的煤层。几个星期后,改良后的设备“气动式”煤电钻寄到了矿上,经过试用,很受采煤工人欢迎。

成立于1979年的东坑仔煤矿,在默默奉献了30多个年头后,渐渐地面临生产接替紧张、准备量下滑的现象。这个时候,季台钿主动提出到老采区改造找煤,他克服地温高、煤层坚硬等困难,3年来为矿里地质找煤31.77万吨。

为了给矿里节省材料费,他制定了一套材料管理细则。在他的队里,每天都要做当班工作量与坑木、火攻品、五金等消耗品的当班考核,特别是在加强旧材料的回收复用上,他以身作则,将整个队伍的材料消耗控制在最低限度。3年里,他管理的队伍节约材料费达461.5万元,为提高职工收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今,年近50的季台钿已不再是当年刚进矿里的小伙子了,老朋友都劝他说:“老季,差不多行了,别那么拼。”可季台钿却说:“这么多年,东坑仔矿就是我的家,家里的事我能不管吗?”季台钿就是这样将煤矿当成了家,这个家就是他拼命工作的动力。

“不能因为危险就不干,而是要想办法避免危险。”

在煤矿工作时常面临种种危险。“在采煤第一线这么多年,遇到危险的事多吗?”在候车厅里等待井下人行车时,记者问起老季。“任何工作都会有危险,这就要看你怎么认识。不能因为危险就不干,而是要想办法避免危险。”老季说。

2013年6月11日早晨,季台钿刚刚要到井下跟班出井,便看到335澡堂后山沟山洪瀑发,凶猛的洪水向锅炉房直逼而来。老季立即与值班领导东坑仔煤矿矿长何玉荣一起召集综合队职工,冲入倾盆大雨中,装沙袋、扛沙袋,在大雨中一干就是2个小时,终于拦住了335锅炉房后山坝头的洪水,避免了财产的损失,确保了335生产澡堂的安全生产。

然而,刚刚抢险完走到调度室的季台钿,又得知335坑木场后面的山体滑坡,大量的砂石淤泥堵住了335排洪沟,致使大量的洪水砂石冲向库房,此时老季毫不犹豫第一个跳进洪水中,扒砂石、疏通排洪沟。许多党员职工看了,也纷纷跳进洪水中,展开了一场抗洪抢险战斗,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库房保住了。

危难面前,老季总是毫不犹豫第一个冲上前。他说,有时候多犹豫一秒就会多一份危险。

2013年8月下旬的一个中班,工作面破碎大掉顶,季台钿立即带领班里的几名生产骨干,抢修工作面2米多高的掉顶区。挖腿窝、打柱、架棚、填顶等季台钿样样带头做,不但完成本班生产任务,还为下一个班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在他的带领下,该队攻破断层9次,打通了一条160多米跨水平的采煤小眼,为矿里地质找煤5.7459万吨。

说话间,乘坐井下人行车,我们来到了工作面。此时,工作面内两名矿工正在解那缠在一起的百米长的电缆线,5分钟过去了仍没解开,季台钿一看,接过手,三两下就解开了。问他诀窍,他说,干久了就有感觉了。说完,他将解开的电缆线整理好放在一旁,就像对待一位老朋友似的。而这份他人眼中艰辛无比的工作,在老季看来不乏优点,他开玩笑地说:“夏天在矿井里干活比在工地里干活凉快多了。”

“大家都不容易,能帮的尽量帮”

说起季台钿,“和兄弟一样”是矿里工人们的共识。

今年39岁,来自四川的李勇跟着季台钿11年了,如今已是采煤一分队和采煤二分队的分队长。他告诉记者,自己刚来矿上时,没生活费的时候就找老季借,他总是二话不说就给,从来不问什么时候还。

季台钿的热心在矿上可是出了名的。康金龙告诉记者,去年10月,队里四川籍员工小陈的家属住院手术,季台钿个人拿出3000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