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三明综合新闻 > 正文

清流东山村草席 传承了500多年的手工技艺

2014-10-15 10:05:27吴火招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肖先玉与婆婆在打草席。

两个人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席扣”抬起来的刹那“串草刀”几乎同时把席草穿过,随着“席扣”的一抬一扣,“串草刀”的一进一出,两千多条席草,便被密密实实地编织成了一张“冬暖夏凉”的草席。

手工草席具有吸汗透气、舒适挺括、细密紧实耐用、无化学添加剂、气味芳香等特点,而上等的手工草席更是有“站立不倒,滴水不漏”的说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清流县赖坊乡东山村,每家每户都种席草和黄麻(制作草席的原材料),每家每户上至90岁的老妪,下至10多岁的女孩,都是制作手工草席的能工巧匠,因传统制法和优良品质,以当地村名命名的“东山草席”也成为了东山村人的骄傲……

“织”入历史——

传承了500多年的手工技艺

关于东山种席草、制草席,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励志的故事。

传说在500多年前,东山村有个聪明的小伙子到宁化的一个小山村做买卖,一次他无意间发现这个山村家家户户都制作草席,他把这个技艺学到手,还学会了如何种植席草,回家后,把所有技术传给全村人,从此后,就有了全村引以为傲的“东山草席”。

“制作技艺都是家里人一代传一代,我18岁从外村嫁过来,婆婆就开始教我制作草席,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肖先玉一边织着草席一边告诉我们,正在打制的这张草席是隔壁村准备嫁女儿订做的。

肖先玉手里拿着的“席扣”随着穿梭而进的席草一抬一扣间,细密无接草的席面慢慢展现出来。

说起制作技艺,肖先玉侃侃而谈,她告诉我们,每年农历二三月份,把席草苗像插秧一样插进水田里,待长至农历八九月份就会长得比人还高,最长的甚至能长到2.7米左右,此时就可以收割了。

席草在当地也叫三角草,具有很强的韧性,晾干后甚至可以用来裹扎粽子,席草的内部有类似海绵一样的东西,这两个最根本的特性也决定了用这个原料制作出来的草席既耐用又吸汗。

收割下来的席草先要进行长短分类,包括1米、1.5米和1.8米,然后要将席草一根根地对半剖,接着是晾晒,晾干晾透会有草香味,也不容易发霉影响质量,颜色由青转青白,做出来才均匀美观。

进入最重要的编织阶段,肖先玉说,用席扣的人,双手不单要有一定的力量,还要用力均匀、平衡,不然会导致整张草席歪斜甚至松散开来,花力气的同时还要做好席子左右两边的锁边工作,锁边其实也就是将多余的边角往同一个方向交替折。

用席扣的人要配合用串草刀的人,串草刀是一长约1.5米的竹片,刀头处切有一口子,方便钩住席草穿过麻绳,麻绳也是肖先玉自家种的,结实耐用,近90根的麻绳垂直挂在席床(上下左右4根木头支起来的架子)上,使用串草刀的人就是用串草刀将一根根席草平行穿过交错的麻绳间,穿得要匀且直,力气不能太大,否则会把麻绳穿断。

两个人默契配合,席扣柄上翻的时候穿的是席草头,席扣柄下翻的时候穿的是席草尾,这样交替了席面才细密、均匀、厚实。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