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个十”评选结果揭晓
2016-04-06 10:44:44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十大亮点 推行“六联六创”服务方式 三明市把精神文明建设“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经验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按照城乡统筹、服务均等、共建共享、惠民乐民的思路,探索总结出“六联六创”服务方式并于2014年11月正式推出。 “六联六创”服务方式即设施联建、创网络化服务体系;活动联抓、创多样化服务路径;部门联动、创集聚化服务平台,组织联盟、创社会化服务环境,培训联办、创专业化服务队伍,机制联立、创常态化服务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 2015年7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六联六创”工作机制创新被列为福建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批复制推广典型。 构建“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 三明市委办、三明市政府办于2015年8月12日印发《“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试行办法》,“半台戏”配送服务主要是通过“上级配送一部分,地方组织一部分,群众参演一部分”,形成“三级配送,四级联动”服务体系。即,由基层点单,市和县、乡政府分级采购配送“半台戏”演出节目或部分服务项目,形成“一台戏”。 推进城市沿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建设 根据全市城区和县城基本上都是沿河而建且建有公园的地理分布情况,推动城市沿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建设。 在三明市区沙溪两岸各建设长约12公里的文化长廊,将沙溪两岸适合地段、大小适中、安全可靠的相关设施,拓展成为市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规范形成了中山公园、新泉广场,梅列大桥、五路大桥、六路桥头等10多个群众文体活动广场。 成立三明市区沿河文化共建理事会,由市文化、园林部门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基层文化单位和民间文艺组织,共同为沿河文化活动做好主题策划、活动安排、艺术指导、设备支持、安全保障等组织协调工作,并推动设立龙船调传习所、沙溪(鼓乐)文化传习所、南音传习所、莆仙戏传习所、三元新民歌演唱队,培育40多个民间组织、300多人参加的老中青结合的民间文化活动骨干队伍,促使沿河文化共建活动长效进行、持续开展。 2015年1月至10月,三明市区沿河共建理事会和共建单位,共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600多场次。尤溪朱子公园、将乐上河洲公园、泰宁状元公园建设,以及永安燕江、明溪、建宁、大田等地强化沿河两岸公园改造提升,都为当地市民休闲健身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沿河文化共建活动,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实施公共图书馆分块式总分馆制建设 针对三明地处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理特点,采用“分块式总分馆模式”开展服务,即三明市图书馆与市少儿图书馆、三钢图书馆、梅列区、三元区、沙县建设总分馆制,将两区分馆、及两区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分馆打造成特色主题图书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其余各县(市)图书馆整合所辖县(市)馆、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实行流通服务。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