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好习惯养成教育
2016-06-26 10:37:26曾凤清 刘明辉 邱雪清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娇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5月30日,三明市2016“学做美德少年·为文明点赞”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启动仪式在将乐县实验小学举行。 6月5日,永安市北门小学的学生志愿者,走进永安心语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七彩心”志愿活动,载歌载舞,与这里的孩子共度周末。 6月7日,梅列区列西小学开展“少用纸巾,重拾手绢”主题中队会,倡议以手绢代替纸巾,改变滥用纸巾的陋习,养成爱护环境好习惯……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我市各地各校在推进未成年人好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百花齐放,形成各具特色的德育新风,进而推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细微之处见真章 6月16日,三明学院附属小学三年(3)班的余黄恩,站上讲台,成为第六期读书讲坛的主讲人。小黄恩绘声绘色地分享着《淘气包马小跳》的阅读心得,台下的小观众全都听得聚精会神。看着孩子沉浸阅读的情景,老师朱小花感慨,伴随书香,孩子们更能幸福成长。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正是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对三年级学生提出的学习习惯要求。在学校进门的操场一侧宣传栏上,清晰地罗列着《各年级学生好习惯》,其中,三年级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为:每天阅读半小时,及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而需要养成的生活习惯则是:每天锻炼一小时,遵守秩序有规矩。 将好习惯细化、量化,根据学生年级分层制定,这是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开展幸福“体验式”习惯教育的特色所在。全校6个年级,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每个年级制定可量化、可执行、可监督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各2个。 “我们起初推出10个门类100个幸福好习惯,然后先由各年段甄选出符合本年段学生实际的若干个好习惯,再由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特定的体验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提高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杨乾妹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成年人的品德培育,需要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这已成为各校在推进未成年人好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共识。 在三明市实验小学,每个学生都可以熟练地背诵“容止格言”与“十个好习惯”。“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勿傲、性勿暴、学勿怠;颜宜和、行宜静、态宜庄。”在容止格言的引领下,“微笑待人;每日为父母做件事;主动打招呼;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按规则做事;说了就要努力做;用好每一分钱;集体的事情一起干;用过的东西放回远处;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等“十个好习惯”让学生们的文明习惯养成有了更为具体、可遵循的准则。 “生活小细节、德育大课堂”,我市在推进未成年人好习惯养成教育建设过程中,不断将德育工作细节化、让德育过程生活化,努力使德育工作要求贴近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贴近学生生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好习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的点滴言行中不断养成。 春雨润物细无声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实验小学各年级的走廊上,就多了一群身披红色绶带的身影,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昂首挺胸,遇到有同学在走廊嬉戏打闹、乱扔果皮纸屑,他们总是立即站出来进行文明劝导。他们,就是各个班级的“文明卫士”。 近年来,市实验小学着力打造品位校园,培育有品位的学生。而品位的基础,就是提升学生文明素质,培育良好习惯。“文明卫士”正是学校为此而推出的创新之举。学校还通过建设校园品行园、品德园、品读园、品游园、品陶园、品耕园、品阅轩、品韵台……全方位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工程。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我市各中小学都努力以环境建设作为德育教育的抓手,推进未成年人文明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幸福七色花”是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着力打造的幸福教育品牌。围绕“幸福”核心元素,学校一至六年级,分别以“习惯、健康、经典、才艺、自信、梦想”为主题,推进螺旋阶梯式上升文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融入“体验式”习惯教育。 在幸福文化指引下,附小以环境作为基础,从学校标识、廊道文化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们对文明好习惯耳濡目染,入眼、入脑、入心。 此外,各校还积极加强家校互动,通过家长讲坛、家长学校等形式,让学生的文明教育不在离校后出现“断章”。三明市实验小学还引入“学生标志性发展评价卡”,将家长对学生文明礼仪等日常行为的评价融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让全体师生、家长都参与到好习惯的拟定、养成和监督中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家庭、社会努力形成合力,知行统一,对中小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引导,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像种子一样,种在中小学生心田里,生根发芽。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