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将乐良地“怡茶”:千年古村独门良药

2016-08-22 10:57:26沙观球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良地村民梁后恢家熬制的刚出锅的“怡茶”。

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自梁姓始祖于北宋年间开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古村地处将乐、泰宁两县交界处,四面群山环抱,风景优美。这里大山莽莽,资源丰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野生药材。当地人用120多种中草药熬制“怡茶”,代代相传至今。

“怡茶”,民间又称百草茶。清代著名理学家梁月山编写的《七言杂字捷径》中提到“怡茶”具有清热解毒、止头痛、肚痛、止泻、腹胀等药效。

到底什么是“怡茶”?8月16日,记者到良地村一探究竟。

在村民江伍凤家,她的婆婆、今年78岁的伍凤兰老人正在把熬制好的黑黑的“怡茶”饼拿到屋前晒。一谈到“怡茶”,她便打开话匣,滔滔不绝。

清代理学家梁月山编写的《七言杂字捷径》介绍“怡茶”。

采 药

在良地村一带,每年端午节后,藤茶等野生草药开始长势旺盛,6月,金银花开得正艳,层层叠叠的花朵甚至把绿叶都全部盖住了。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村民就挑着竹筐,或带着编织袋和镰刀等工具上山采药。村里男女老少自幼在父母长辈的指教和辨认下,都能识别草药。采好的草药,不易储存的就晒成干,到七八月,就可采草药并凑齐至少90多种以上。熬 制

前些天,儿媳江伍凤在山里采了3天草药,加上以前采的草药,凑齐100多种,把这些草药洗干净,不能有一点泥土,在屋里地上铺块干净的薄膜,用菜刀把干的或新鲜的草药像切猪菜一样,把它们切得粉碎,放到大锅里,加上50多公斤的水,待水烧开后,用文火慢煮,从凌晨3点开始煮,直到当天晚上8点,煮得黑黑的,稠稠的,像煮蔗糖一样,把草药渣过滤掉,锅里的水分蒸发掉,成膏状,再把它搂捏成大小均匀的块状,暴晒4至5天,就可收藏使用。这就是“怡茶”。

今年江伍凤共熬制了2锅,做了140多块“怡茶”。

78岁的伍凤兰在晒“怡茶”饼。

药 效

谈起“怡茶”的药效,今年80岁的梁启瑭说,良地村地处偏远,北宋年间,梁姓始祖住在村里,当时,缺医少药,稍有个头疼脑热、身体不舒服,找个医生看,很麻烦,碰到疾病,就靠村里郎中,村里郎中热心为村民治病,都是用山里采的草药,并且还教大家识别,上山采药。为了便于储存,随时可用,就把草药煮、熬制成饼状,晒干,这就成了良地村特有的“怡茶”。据梁启瑭老人回忆,熬制“怡茶”的草药有蒲公英、藤茶、艾叶、鸡爪草、毛刺藤、马齿苋、车前草、大蓟、小蓟、益母草、砂仁、葱白、辛夷、合欢、薄荷、桑叶、鱼腥草、苦胆菜等120多种,但这120种中草药在量上要合理搭配,所以又叫“百草茶”。

中药的副作用小,而且治病能治根。“怡茶”可以清热解毒、止头痛、肚痛、止泻、腹胀等常见病,不会过期,哪怕有点发霉,再晒干就可。“怡茶”在午饭后喝,效果会更好。有小毛病,可以根据病情,用干净的剪刀或菜刀,把块状的“怡茶”剪或切成适量的小块,碗中用开水冲泡就可喝,喝时微苦带甜。肚子痛、拉肚子等,喝下去,见效更快。

梁启瑭老人告诉我们,由于上山采药辛苦,熬制费工,现在村里只有3到4家的人还在年年熬制“怡茶”,熬制好的“怡茶”饼,大多亲戚、邻居、朋友分一些,很少拿到乡墟天去卖。所以,除了万全乡本地人知道有这种草药茶外,其他地方的人并不知道。

采访中,随行的业内人士认为,野生中草药不宜过度采摘,“怡茶”可以注册商标进行保护,良地自然条件优越,可以发展中草药种植。只有成规模种植,中药销售渠道才能畅通,人工成本才能降下来,才能保护发展规模生产“怡茶”,增加村民收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