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城里的“草根”合唱团
2017-04-12 09:56:06乐小丽 乐运豪 林 洁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3月16日,沙县总工会礼堂里传出阵阵悠扬的歌声,和独唱版本不同,这个合唱版本的《鸿雁》显得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歌声来自沙县“心之韵”合唱团,每周四,他们都会聚在一起练歌,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五年。 “七姐妹”创办合唱团 说起合唱团,不得不提到团长刘冬丽。刘冬丽今年55岁,曾任职于三明交警支队驾管大队,今年2月刚退休。 2011年9月,喜欢唱歌的刘冬丽和六个女伴相约一起学声乐。最初,她们找了几个老师,总觉得不够契合,大家想放弃了。 有个女伴说:“要是能请到县青少年宫的熊瑛老师就好了。” 熊瑛老师祖籍江苏盐城,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合唱团协会会员,省音协和省合唱团协会理事。1984年从集美师专(即现在的集美大学)毕业后到南平从事音乐教育工作,2010年人才引进到沙县少年宫执教,在数次全县合唱大赛中,她指导的赛队均获冠军。 刘冬丽对熊瑛仰慕已久,抱着试试看的心思亲自登门邀请她。热爱音乐的人是相通的,熊瑛被刘冬丽的诚意打动,欣然答应。于是,每周四,七个好姐妹定期到少年宫上课。 7个人组成合唱团人数太少,熊瑛老师建议她们多召集一些喜欢唱歌的伙伴。 姐妹们纷纷动员身边喜欢唱歌的人,大家听说是熊瑛老师授课,积极响应,学员从最初的7个增加到30多个。经过商议,大家把合唱团取名“心之韵”,寓意为唱出心中所想。 2012年5月,县总工会将“心之韵”合唱团收于总工会职工文体协会旗下,练习阵地也由青少年宫转移到工会五楼,还为合唱团添置钢琴和音响,拨了一些经费用于支付授课费和日常开销,鼓励全县声乐爱好者参与。 名师授课,免费学习,一时间,报名人数剧增,最多的时候合唱团学员达100多人。 纯业余的“草根”演员 参加合唱团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警察、老师、农民、小吃业主等等,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都是“业余”水平。 金姬是沙县青州人,50岁,不愿意说姓氏,“叫我名字就好啦,大伙都这么叫我。” 她当了大半辈子农村妇女,进入合唱团前,从未在人前开口唱过歌。 2013年,听说沙县有这么一个合唱团,金姬动了心思,拉着妹妹一起来学唱歌。每周四,白天忙完农活,她们就从青州赶到沙县,上完课已经是晚上十点,没有回青州的客车了,只能在沙县留宿一晚。 尽管这么“麻烦”,她们也坚持了4年。 第一次登台演出时,金姬十分激动:“年轻的时候喜欢唱歌,可是没有条件,没想到老了还能站到舞台上表演,也算圆了年轻时的梦想啦。” 郑建华是一名警察,平时工作压力大,每周四到合唱团唱歌是他雷打不动的解压方式,只要有空,风雨无阻。 他说:“我们唱的歌都是正能量的歌,唱歌可以宣泄情绪,清除精神垃圾,这是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 为了带好这个“业余”的团队,熊瑛老师尽量用接地气的比喻把高雅的音乐讲得通俗易懂:“打开共鸣腔,就像盖房子,房子盖好了,再把声音一个个地装进去……” 经过努力,合唱团从最初只能勉强唱一个声部,到现在音准、技巧接近专业水平,能够熟练演唱四个声部,期间的努力和艰辛难以想象。 2014年8月,省合唱协会年会专场在沙县召开,“心之韵”合唱团上台表演,省城的专家们惊讶不已:“想不到一个县城的草根合唱团能够唱到这个水平!” 原创歌曲“出战”省赛 合唱团的成绩要靠“实战”来检验。 2013年3月7日,在县“三八”节晚会上,合唱团第一次登台亮相,彩排时作为第四个出场的节目,因为大气好看,正式演出时调整为压轴节目,好评如潮。 当年4月26日,合唱团在沙县影剧院举办“五一”专场演出,为了这场演出,熊瑛老师带着演员们加班训练,还特意邀请南平歌舞团团长陈凯指导编排。 演出当天,偌大的影剧院座无虚席,县领导班子成员也集体观看。合唱团演绎了16首经典歌曲,为观众献上高雅的艺术大餐。 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现场掌声经久不断。晚会结束后,刘冬丽和熊瑛等合唱团创始人在后台相拥而泣。 此后,合唱团演出邀约不断,四年来,受邀到市体育馆、各乡镇、知名企业以及各公益慈善晚会参与演出数十场。 除了演唱经典曲目以外,合唱团还创作原创歌曲。 “想看你童谣洗亮的明眸,你在等花开花落的时候,掩不住的秀美和温柔,无缘无由,指尖流走……”这首由合唱团成员林洁作词,白杨作曲编曲的《自今以后》歌词清新,旋律优美,深受学员们喜爱。 由白杨编曲的《石壁回响》曾参加第十二届省市音乐舞蹈节比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 未来,合唱团计划分成两个班,提高班由具备一定演唱经验的学员组成,人员相对比较固定,考勤制度较严格;基础班仍然沿袭现在的管理模式,不设门槛,为每一个“草根”声乐爱好者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