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陈纲 建宁乡亲们仍在传颂着他的英名轶事
2017-09-08 10:12:18詹昌政 王华耀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军校磨练 黄埔军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当时,国共合作,教职员中有共产党员,学员也招收共产党员。 黄埔军校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走进校门,走廊、楼梯、教室,甚至包括公厕,随处可见诸如“精诚团结,卧薪尝胆;枕戈等旦,闻鸡起舞;勇往直前,破釜沉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醒目的标语,这让陈纲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军人的使命与职责。 每天凌晨,军号响了,起床,穿衣,打绑腿,时间只有3分钟。只要不下雨,全校学生都列着队,沿着公路环绕黄埔岛跑步,15华里一口气跑下来,然后10分钟吃罢饭,开始上课。 在黄埔军校,陈纲主要学军事课和政治课。当时,为了早出人才,原定3年的训练计划缩短为6个月,军事教学日夜进行,随时准备打仗。由于学制为半年,军事课首选最为急需的基础科目:学科和术科。 除了课堂讲授,还进行野外拉练、演习,这对于山里娃陈纲来说,轻松自如。 在这里,陈纲受到全新的军队法纪教育。军校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黄埔岛距广州40里,汽船一小时可达,但陈纲在黄埔军校学习七八个月,从未到过广州市区。 三次征战 1924年8月,广州动荡不安。 受帝国主义操纵的商团军,先是与政府对抗,不久发动武装叛乱,屠杀“双十节”的游行民众。 陷入危局时,陈纲随同黄埔军校全体师生主动请缨,表示:“誓为政府之后盾。”10月13日,孙中山下令:镇压商团反革命叛乱。黄埔师生打的第一仗,就是“平定商团叛乱”。 10月14日,黄埔学生队幵赴广州,第二天向商团军发起总攻击。600名入学不到半年的“娃娃军”,3天就让4000多名敌人缴械投降,黄埔军校由此声威大震,11月11日,“总理令新军改称党军”(毛思诚回忆)。 洗罢征尘,11月30日考试完毕——入学499人,及格者456人,黄埔第一期学员毕业了。 毕业后,黄埔生除部分留在军校外,大多数分配到由军校教导团一、二团组成的党军,担任连、排、班长。陈纲分配在军校教导二团,可能先当班长。 平定商团叛乱才3个月,广州革命政府又于1925年1月15日发布《东征宣言》,组成以杨希闵为总司令的东征联军,讨伐准备进攻广州的陈炯明部队。 2月1日,陈纲随军出击东江,由虎门、东莞到平山,半个月驱敌数百里。这期间,陈纲“加入了以共产党员蒋先云为代表的进步学生发起组成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建宁县志》)。 经过棉湖等几次重大战役,3月20日傍晚,东征联军左路滇军拿下了惠州。至此,广东全境归广州革命政府管辖。陈纲因功被擢升为党军第一师第二团二营二连二排上尉排长。 但在胜利的当天,广州革命政府就受到强硬挑战。 杨希闵、刘震寰两个滇、桂军阀,在3月12日上午孙中山病逝于北京之后,竟然武装叛乱! 6月3日,代理大元帅胡汉民给杨、刘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立即服从政府,但遭拒绝。忍无可忍,大本营正式宣布讨伐,陈纲又一次随军出征。 “党军”斗志昂扬,仅一天半的时间,就将杨、刘驻守广州的部队击溃,除杨、刘两人相继逃往香港外,分散在广州各地的滇、桂军全都缴械投降。 有趣的是,杨、刘叛军部署的阵地,恰好是陈纲他们1924年冬野外演习的地方!于是,演习场成了真枪实弹的战场,迅速平定了叛乱,全歼叛军2万余人。 三次征战,陈纲锻炼成有正义感的军人。 壮烈牺牲 1925年6月23日中午12时,时为省港大罢工期间,广州各界10余万人在东校场举行市民大会,声讨“五卅”惨案,声援上海反帝运动。 下午1时半开始示威游行。参加游行的,除了广州、香港的工人,还有农民、商人和学生。党军第一师第二团第二营代营长蒋先云率领三个连,也前往参加游行,陈纲率领第二排随第二连出发。 帝国主义者在沙面租界各重要地点,高筑沙袋,架设机枪。英、美、日、法、葡各国军舰也纷纷开来,耀武扬威。 游行大军更加激愤,一路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讨还血债”的口号。 2时40分,当岭南大学、坤维女子师范学校和黄埔军校等学生队伍行进到沙面租界河对面的沙基时,域多利酒店楼上,一个外国人用手枪向游行队伍开了一枪,戒备状态中的英法军队,立即以机枪向沙基扫射游行民众。同时,那些外国兵舰也炮击示威民众。 游行队伍猝不及防,一时间血肉横飞。“据陈纲的同学刘国平事后回忆:面对敌人的机枪扫射,陈纲临危不惧,胆量超人,指挥游行群众隐蔽,直至中弹牺牲,当时年仅27岁”(黄日辉:《爱国青年陈纲》)。 1925年6月25日,黄埔军校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陈纲,这位优秀的上尉排长,第一次缺席!他与战友蒋先云、徐象谦(向前)、陈赓、周士第、王尔琢、许继慎……永别了。 留芳千古 陈纲殉难后,遗体安葬在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墓,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相连——1957年迁葬广州银河公墓。 建宁各界人士在县城明伦堂举行陈纲烈士追悼大会。当时“沪案后援会”以及陈纲的生前好友,纷纷以挽联、诗词等形式,表示哀悼。亲历者回忆说,明伦堂两边挂满了吊唁挽联,气氛肃穆,各界人士先后发言,痛斥日、英等帝国列强侵略中国,残杀我同胞的滔天罪行。 陈纲烈士的家属也参加了追悼会,受到前后任县知事和各界人士的亲切慰问。 陈纲的好友张云松送的挽联是: 临别两依依方言半年过去终得相逢谁想此言空在耳,闻耗唯怅怅不料一弹飞来竟遭不测君虽为国也伤心。 此联可以证实:陈纲曾在平定商团叛乱之后,回过家乡,重逢张云松。族侄陈文也回忆过:陈纲身材高大,双耳肥厚,有大人物的面相、气度;他孔武有力,曾两手同时抱起继子远优和另一个少年。 陈纲牺牲消息传来,母亲王静真搂着6岁的幺儿陈经,悲痛欲绝。从此郁郁寡欢,7个月后撒手人寰,年仅47岁。8年后,57岁的父亲陈连茂也去世了。 陈纲的妻子张冬莲时年29岁,侍奉翁姑,操劳家务,与14岁的继子陈远优相依为命,贤名闻于远近,1973年去世。 陈远优生有三子。在他孙子陈良武新居的客厅,贴有陈纲革命烈士证书—— 1986年3月7日,国家民政部批准陈纲为革命烈士; 2004年5月,建宁县人民政府在高岭为陈纲烈士建了衣冠冢,它已成为三明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有自驾游旅客自发前往凭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