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泰宁朱口:手艺守望传统,古意彰显文明

2019-04-07 11:23:41熊明欢 詹宗莹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泰宁记者站 熊明欢 通讯员 詹宗莹

清明前夕,在泰宁县朱口镇,一曲梅林戏《采茶舞女》将非遗文化活动拉开了序幕,来自朱口村业余剧团和梅林村梅林堡戏剧团的艺术爱好者们创新编排了《清风亭》《惩治村霸护民利》等新戏,结合本土特色和社会新事,唤醒传统乡村文明。

朱口镇位于泰宁县东北部,总人口3万余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积淀深厚,于唐朝就建造的八坊、七街、四十九巷,建于宋朝绍兴年间的宝盖岩和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青云塔。它是号称“天下第一团”的梅林戏发祥地,听鼓看戏、赶会赏灯、登塔览寺是朱口镇独具一格的乡村文明遗存。

一位老“锡匠”的愿望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农村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人肩挑扁担,两头分别是风箱和小炉子,边走边喊:“打锡壶喽!打锡壶喽!”挑夫晃晃悠悠地越走越远,直到背影消失之后叫卖声才从耳旁消失。这就是打锡器的手艺人在走街串巷,他们还有一个称呼叫“锡匠”,属于三百六十行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但是曾经独特的这道乡间风景,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老行当已经慢慢退出了我们的生活。

今年54岁的聂建跃是朱口镇的一位老“锡匠”,当初为了谋生,16岁的他就开始跟着一个浙江师傅学做锡壶。这些年来远近不少村子的人家结婚都来找他打锡壶。走进老聂的家中,只见他的家里放满了他制作的茶壶、酒壶、香炉和烛台等锡制器具。

现在制作锡壶的工具比以前简单多了,煤炉、小铁砧、大小不一的烙铁和锤子等。只见老聂坐在家门口的板凳上,手里娴熟地使用着各种工具,敲打、焊接……每道工序一丝不苟。焊接壶身、壶底、壶嘴后,在壶嘴与壶身连接的地方焊接上一个喜鹊,最后在接缝处用木器轻轻锤打出均匀的亮点。几个小时过去,一个漂亮精致的锡器就完工了。

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失传,2017年朱口镇将老聂打锡的手艺纳入了全镇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单之中。这些年来,老聂还多次被邀请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在2017年的非物质遗产日活动中还亮相于福州三坊七巷,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强非遗挖掘、保护及传承工作,倡导非遗保护理念,提高全民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优秀传统民间文化氛围,让我们的乡村文明不断流。”朱口镇党委宣传委员林金惜说。

乡村文明的新碰撞

在朱口镇镇区时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一个老人带着自制的4米长的花灯车在街上展出,吸引不少群众观看。

老人的花灯车由一个车头和4节小花灯组成,花灯车车头高2米,含3层,花灯内模型浓缩再现了朱口百年传统农耕印象,除部分神像外,有包括碾米、打糍粑、包暖菇包、水车等几十个花灯模型,并配有音乐和彩灯。最神奇的是,人可以坐在车头敲锣放音乐,如果踩上踏板,全部的花灯便都“活了”,水车转了,小人儿弯腰打起了糍粑,全都动了起来。花灯上还绘制了党和国家的一些政策内容。

这个老人叫沈祖忠,今年78岁的他是朱口镇传统花灯的传承者之一,制作花灯车花费了沈老近一年的时间。每逢赶圩日或者重大节庆活动时,沈老便开着自制的花灯车,带上老年协会的一群人,敲锣打鼓吹唢呐展示花灯车,展现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围观群众纷纷为他点赞。

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灵魂和根脉。朱口镇党委、政府依托朱口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区位优势、活跃的群众文化基础开展工作,加大对梅林戏、花灯、山歌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力度,结合泰宁旅游精品、农耕文化特色等题材打造常态性演出与创新,梅林戏与廉政文化传播结合,花灯与宣传新政策结合,让时代元素激活乡村文明。

乡村文明多姿多彩,在朱口镇,以镇、村老年协会为依托的培训,百名年轻人正在学习闹灯锣鼓,目前已有40余人学会,避免此技艺消亡。同时,文化传承注重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与县文化馆联合在朱口第一中心小学建设艺术扶贫基地,建设了一间30余平方米的舞蹈室,开设了梅林戏传承班;在青云少年宫内部署了花灯和手工艺术品展示区,推进梅林戏、花灯等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专场演出,深化非遗传承;幼儿园将文化遗产和生活习俗融入到各个班级氛围布置,打造梅林戏、花灯、竹子、朱口小吃等特色班级。

目前,朱口镇多举措地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已传承了梅林戏、花灯、龙灯、闹灯锣鼓、牛会、黄厝古棋、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等诸多的项目,完好地继承和保存了青云塔、宝盖岩、肖氏官厅、童氏宅院等传统文物、寺庙。一件件乡村文明瑰宝,在乡村大地上绽放新的光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