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泰宁:让生态资源优势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2020-03-17 16:28:47  刘惠萍 熊明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3月17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 通讯员 熊明欢 黄雪玲)水里鱼翔浅底,岸上丹山秀美,行人言笑晏晏,这是泰宁县大龙乡角溪村的一幅“宜业宜居宜游”生态大美图景。

吸引不少垂钓爱好者垂钓(大龙乡供图).jpg
吸引不少垂钓爱好者垂钓 大龙乡供图

该村位于泰宁县南部,水域面积达800平方米,库容量350万立方米,水流平稳、水质优越,渔业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尤其是2001年下游的角溪四级水电站修建后,角溪水域库湾增多,水域更广,仅第一级电站内河流就达7.5公里,约1600多亩的水域是良好的渔业养殖区。渔业养殖是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多年来,村干部与村民个体也尝试着投入资金发展渔业养殖,但因管理不到位及个别人的偷捕、滥捕迫使而搁浅,经济效益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后来改变原来的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成立渔业合作社,吸引全村106户村民入股,逐步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入股成立合作社,全村106户都是“大股东”

“入股渔业合作社,'坐着'就能拿钱。我从16年就开始领分红啦,每年都有1000多元,加上我们夫妻俩在电站务工,生活过得不错咯!”泰宁县大龙乡角溪村贫困户罗爵长笑着对入户访查的扶贫干部说。

合作社喜获丰收(大龙乡政府供图).png
合作社喜获丰收 大龙乡政府供图

早在2016年,角溪村借助天然的水资源优势,成立了渔业合作社。并以户为单位进行筹资,每户最高可购买30股,每股500元,采用“村集体+村民”模式共筹集资金103.9万元建立合作社。其中村民委员会入股26万元,20万元作为村财增收项目资金,6万元作为扶贫专项资金,给全村12户贫困户各补助5000元入股,产生的红利作为一笔收入。

“合作社年捕捞活鱼2万多公斤,均价12元左右,每年卖出去的鱼除掉成本以后,给所有的股东每家每户分红几千元。目前,全村106户农户全部入股渔业合作社享受分红,年村财增收2万余元,同时,渔业合作社还带动6户贫困户就业。”村副主任张建荣介绍说。

几年来,角溪村渔业合作社每年按总股金的15%分红,全村106户股民共购买2076股,每股可分红金额均稳定在75元左右。并以“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变“输血”为“造血”,既解决了贫困户持续增收的问题,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河道管理模式,成为村民致富“新动能”

换作是以前,角溪村这番生态之美简直不敢想。正如明溪来角溪村的垂钓爱好者所说,“那时河水质浑浊,垃圾漂浮,电鱼、炸鱼和偷捕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整条河几乎无鱼。”

角溪渔业养殖区(大龙乡供图).png
角溪渔业养殖区 大龙乡供图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16年3月,大龙乡党委、政府结合河长制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在角溪村首创“河长制+合作社”的河道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护和捕捞来增加村财收入和村民收入,同时也优化了河水水质,改善了农村河道难管理的局面,取得较好的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为村级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河道管治新模式。

现如今,走进角溪村河两岸不时能看见周边的村民沿着河道休闲散步,家乡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角溪人选择了回乡建设,平静的小乡村一下子变的热闹了起来。

村副主任张建荣就是众多返乡建设人员之一,现43岁的张建荣2015年从新加坡辞职后回到角溪村竞选村委会副主任并顺利当选,此后几年里,他与角溪村两委兢兢业业,倾情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把角溪村从一个偏远贫困的自然村建设成了现在的以渔业致富闻名的美丽乡村。

整合现有生态资源,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走绿色发展之路,靠着绿水青山端好手中生态旅游“金饭碗”。随着生态休闲旅游受广大旅游爱好者追捧,2019年,大龙乡政府在角溪村打造起了垂钓基地,吸引了上千名垂钓爱好者慕名而来,不仅为这个偏远山村注入了“人气”,还带动了当地民宿、农家乐等民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村民增收。

农产品获游客青睐 - (大龙乡供稿).jpg
农产品获游客青睐 -  大龙乡供稿

与此同时,同年11月,大龙乡政府在角溪村成功举办了“静心泰宁·醉美大龙”暨首届“恬逸角溪·闲归田园”垂钓大赛,来自各地三百余名垂钓高手在此同台竞技,共享垂钓乐趣。不仅如此,还借此契机推出大龙乡铁皮石斛、乌凤鸡蛋、五彩米、茶油等优质农特产品展示,吸引了在场群众争相体验购买,进一步提升了“寻找泰味”农特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