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泰宁:昔日软弱涣散村变身“网红村”
2020-07-29 09:22:5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惠萍 |
分享到:
|
东南网三明7月29日讯(通讯员 熊明欢 詹宗莹)盛夏走进三明市泰宁县朱口镇王坑村,一面面绘画生动的“乡愁墙”,一条条整洁的村间小道,屋前荷塘莲花盛开成为当地网红景点,让人忍不住惊叹这个小村的美。 前些年,王坑村因为村财薄弱和人居环境脏乱,被扣上了软弱涣散的帽子,成为了镇里的后进村。2018刚刚当选村支部书记的卢远由决心改变这一切,带领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说干就干。他立即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把大家对村子的想法和意见收集起来,梳理党组织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工安排。“三队一组”的保洁模式,就是在这时候被提了出来。 村子里先后成立了保洁队、巡逻队、劝导队和考评组,“三队一组”将村两委干部、党员、老年人、清洁员都纳入了卫生管护队伍。“原来村里的道路两旁杂草丛生,柴火和杂物都是随意堆放在屋边,讲实话,环境确实是脏乱差。”负责村里劝导队工作的廖达诚回忆道。“如今大家都参到‘三队一组’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里来,有的负责劝导、有的负责监督,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 如今的王坑村村貌。林娜 摄 绿树环绕、红花遍地,如今的王坑村环境变美了,水变清了,路也变净了,每天晚上,村里的老少爷们在村头纳凉时谈论的都是村子的变化。 环境整洁了,但是村里要发展,关键还是在钱袋子上。王坑村特有的富硒土地是当地最大特点,特有紫色土种植的小籽花生、黑籽花生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但是一直以来是农户自己闲散种植,形不成规模。 如何将村内独有的特色农副产品打造成王坑村的品牌,卢远由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先是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朱口镇碧丰岩专业合作社,独具特色的“党建+种养+订单”品牌更是吸引了80余户农户、贫困户以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成功流转盘活了1300亩闲置农田和荒山。 统一种植的黑籽花生、小籽花生、麻面南瓜、洋芋等系列农产品,不仅解决了20余户贫困户的务工问题,更是带动了村子的富硒农产品发展。“支部先带头做起来,等群众看到我们挣了钱,自然也会跟着种!”卢远由说。 如今,王坑村的黑籽花生、小籽花生已是名声在外,每到8月,便供不应求。单单2019年发往漳州龙海市的花生,便有一万斤。今年,又探寻麻面南瓜种植的卢远由,带领合作社种植了150亩麻面南瓜,目前南瓜已经喜获丰收,亩产达5000余斤。 现在的王坑村 “沉睡资源”闲置农田和荒山已经开发成了富硒农产业基地,如何更进一步留住乡愁提振乡村经济活力,成了横在镇、村两级干部面前的难题。 盛开的荷花。林娜 摄 王坑村村部外,有着连片的池塘,每年王坑的成品莲子基本产自这里。“一株荷花,盛夏可赏景,鲜莲子甘甜可食用,干莲子可做八宝粥,莲心和荷叶都可制茶,就连干掉的莲蓬还能给村民当成柴火。”单单只用来收莲子,资源太过浪费! 今年3月,在挂镇挂村领导的建议下,村两委在荷花塘内铺设了简易栈道,还在荷塘中心搭建了观赏亭,荷塘里也放养了鱼苗,连片的荷塘美不胜收,新铺设的栈道吸引着周边市民来这里细品夏日清凉。仅今年端午小长假3天,就有上千的游客到这里参观游玩。 60亩荷花盛开成为当地网红景点。林娜 摄 “人气渐渐聚起来了,大家都知道赏荷要到王坑村,附带着我们的农副产品名气也更响了。6月到现在,我们已经接待游客2000多人,带动村财增收5万多元。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围绕乡愁王坑的定位,开设农家菜馆,建设特色民宿,将村子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点,吸引更多游客到这里,带动村域经济发展。”卢远由和记者介绍他的下一规划。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