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福建日报看三明 > 正文

西山竹纸:轻薄又厚重的缘分

2020-09-15 09:38:58  肖晓敏 董观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抄纸 董观生 摄

刘仰根整理今年造的新纸。 肖晓敏 摄

东南网9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董观生)近日,在首届“乐购三明”直播节上,80后小伙子刘宗华正卖力地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山古法竹纸。直播间里,古老技艺与互联网碰撞,手艺人在新旧中间寻找新的力量。

与山为伴 坚守传承初心

刘宗华来自造纸世家,自己是将乐西山造纸技术市级传承人,其父亲刘仰根,2008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纸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刘仰根从小跟着父亲观看造纸,耳濡目染下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岁便被父亲带进造纸厂进行学习,一年时间他就学会了所有的造纸技艺。从此,刘仰根的一生就与薄薄的西山竹纸结下了厚重的缘分,40年如一日不忘竹纸制作技艺传承初心。

西山竹纸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名扬四海,在乾隆初期被列为“官纸”,专供朝廷使用。其纸质细腻柔韧、洁白如雪、书写清晰,有“西山玉纸”之美誉。

西山造纸作坊 肖晓敏 摄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受工业造纸影响,曾经供不应求的手工造纸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西山造纸作坊渐渐地从繁荣时期的几百个减少到零星几个,许多造纸工人陆续转行。到了1993年,就只留下了刘仰根一人一坊,与山为伴,与纸为友。

西山造纸技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完整传承了蔡伦造纸工艺。要造出一张合格的西山竹纸,需经过备灰、劈山、修料塘、浸漂、压塘等二十八道工序。

西山竹纸取材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山的上等嫩毛竹,每年的春天,刘仰根就要上山砍竹子。从备料到生产要等120多天,复杂烦琐的制作工序对造纸艺人的技术和耐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炎炎夏日,密林深处的造纸作坊里热气腾腾,刘仰根和儿子,及几个造纸工人,正在熟练地抄纸、焙纸……

抄纸是最考验手艺人技术的环节,手艺人要做到心手相连,双手将纸帘放入浆液中,慢慢抄起浆液,前后左右荡,利用手腕的力量过滤掉多余的杂质,将精华留住,反扣在纸架上,一张纸就好了。

“抄纸必须控制浆液厚薄均匀,纸张才能一样厚。”刘仰根说,每一次抄入和提起间,决定着每一张竹纸的品质。对于抄纸手艺人,每分钟要抄四张纸,每天要如此重复上千次。

“制作竹纸时,我每天要从凌晨四点开始制作,一直到深夜,十几个小时的劳动强度,很多年轻人都吃不了苦,不愿意来学习这门手艺。”54岁的刘仰根紧锁眉头。

以山养纸 厚植传承根基

2008年获得“国家级非遗”的招牌后,坚定了刘仰根的传承之心。于是他承包了300亩毛竹山,用毛竹的利润贴补造纸,以山养纸的他每年要花几万元补贴竹纸作坊的生产。

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人。“匠人”刘仰根,始终把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作为己任,一生致力于造纸这项古老的技艺。“祖辈的手艺不能在自己手里断了。”除了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学习造纸技艺,2018年,刘仰根再次投入了一笔资金修缮了造纸作坊,同时聘请了5名学徒,手把手教徒弟断桶、浸漂、剥料、踏料、抄纸、榨纸等工艺。经过几年的时间,学徒们逐步掌握了造纸技艺。

西山竹纸因其制作工艺,纸质经久不蛀、久存不变色,是书写、印刷、修复古籍的佳品。刘宗华介绍,他的父亲一生热爱竹纸,把握每一次能展示西山竹纸的机会。有一次北京故宫博物院修缮部写信来,说需要4刀西山竹纸用于修复,刘仰根来回跑了几百里,终于把纸从三明火车站托运到了北京。

刘仰根制作的西山竹纸渐渐受到社会各界和市场的关注和认可。2010年起,通过连续几年参加海峡两岸文博会,西山竹纸逐步拓展了销售市场,许多书画家、出版社纷纷前来龙栖山订购西山竹纸。

刘仰根教小学生体验抄纸技艺。 董观生 摄

以网为媒 焕发传承新枝

如何更好地打开西山竹纸销路?如何将这项古法技艺传承和发展?刘仰根作为传承人,心怀梦想、努力探索、求新求变,让非遗的种子生根发芽,焕发新生。

目前,刘仰根的竹纸作坊生产的西山纸品种有:本色纸、五色纸和白色建纸。依托于此,他还研发了长卷、小长卷、册页、古法线装本等形式的产品,满足了更多客户的需求,扩大产品销路。

刘仰根造纸作坊所在的龙栖山,正在规划建设森林康养项目。“龙栖山将森林康养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目前正在规划在保护区的自然教育研学基地建立西山竹纸传习所。对市民开放,让大家学习传承造纸工艺,体验造纸工艺项目,了解非遗文化。”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熊拥军介绍。

传统文化只有让更多的人看到,才能被关注,被热爱。随着政府和社会逐步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转变和对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视,非遗文化正在以新的方式、新的面貌呈现给大家。

刘仰根让小儿子刘宗华通过参加“乐购三明”活动,以直播的形式,让更多的网友了解造纸术,了解西山竹纸。“知名度出去了,销路也会越来越好的。”刘仰根说,网络为西山竹纸带来了新的局面。

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刘仰根经常带着他的“小型造纸器”去现场,让更多的年轻人亲身体验手工竹纸制作,感受造纸的非遗魅力。

造纸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法造纸凝结的智慧和技艺魅力是工业机器所替代不了的。目前,将乐县正在建设文博小镇,计划将开设一个专门的西山竹纸儿童体验区,让孩子们体会做竹纸的乐趣,了解古法造纸的流程以及技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播非遗文化。刘仰根希望在年轻一代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为西山造纸留根。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