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三明谱写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篇章

2021-04-20 08:54:18  骆志雄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记者 骆志雄

回眸过去十年,我市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妇女儿童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有力推进了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

根据2020年“两纲”终期评估结果显示,十年来,我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实施顺利,基本达到纲要终期目标,妇女发展纲要的60个可量化指标,52个达标;儿童发展纲要的52个可量化指标,49个达标。“两纲”非量化指标中,绝大多数指标进展状况良好。

撑起一片天 同沐阳光下

我市大力实施妇幼保健机构床位建设、基本设备达标建设、危重症孕产妇监护救治网络建设、健康儿童行动等妇幼卫生项目,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得到了有力保障。

至2020年,全市住院分娩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均达到100%;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到全市所有开展产科业务的乡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免费“两癌”检查项目服务对象从农村妇女和城市已婚“低保”妇女扩大到35-64岁城乡居民医保妇女;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从2010年的13.16%提高到91.34%。

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100%,在全省率先提前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目标,是全省唯一入选“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设区市。

2015年以来,全市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423个,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6.33万个。实现乡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全覆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94.64%。加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187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部完成县级评估验收。

全市完小以上学校全部实现100M以上带宽光纤接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班级100%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为所有中、高考考场安装空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100%、初中98%以上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中女生占比分别为45.37%、49.26%、47.97%,受教育性别差异基本消除。适龄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100%,民族教育政策受益面进一步扩大。

凝聚“她”力量 成就巾帼梦想

十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为妇女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2011年以来,我市12.89万人(次)女职工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12所中职学校每年开展创业、“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科技拥军等培训项目30多种,参训1万多人(次)。

妇女能顶半边天。长期以来,我市支持妇女创业就业。2011—2020年,全市共为妇女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72笔、4.6亿元;“巧妇贷”累计发放2224笔,金额1.796亿元,获贷妇女2224人。评选妇女市级优秀创业创新典型项目48个、资助金额185万元。

搭建广阔舞台 铺就成长坦途

我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争做广大女干部的坚强后盾,为她们干事创业提供更好的舞台。市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促进优秀女干部脱颖而出。

我市探索试行在县级事业单位设置激励性专用副科级领导职数,为优秀女事业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开辟通道。2020年,市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为100%;县(处)级女干部141人,比2010年增加24人,占同级干部的13.1%。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中,1736个村委会中女村主任75名,比上届多35名,增幅87.5%。全市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的比例35.11%,企业董事会中女职工董事比重达28.4%,企业监事会中女职工监事比重达32.39%,女职工平等参与企事业管理权利得到保障。

各界更加重视 优化发展环境

十年来,我市妇女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逐年增加。

2020年,全市有医养结合机构7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0个,护理型床位增加到1.6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8.9张。我市创立了“三聚三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开展贫困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购买社工参与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典型做法被省民政厅在全省推广。

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确认城市困难家庭3845户5563人,投入救助帮扶资金7181.84万元;“希望工程”募集助学款1089.54万余元,资助大学新生3411名;“春蕾计划”累计资助困难女生12315人、资助金额1063.5万元。创新开展“近邻·爱心敲敲门”志愿服务特色工作,组织巾帼志愿者和家庭志愿者以“一助一”或“多助一”的形式,为空巢老人、留守流动儿童、残疾人等困难家庭提供帮助。

创新在市县民政婚姻登记窗口成立婚姻辅导中心,引进项目化运作、“社工+志愿者”方式,为群众提供婚姻家庭辅导公益服务,延伸服务触角,实现市、县服务全覆盖,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建立妇女儿童维权绿色通道,构筑市、县、乡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80家,打造“一小时法律援助圈”。自2013年起,三明市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综治“长安杯”。

我市大力开展“最美人物”“美德少年”推选活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培树“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绿色家庭”典型,引导广大家庭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积极改善生活环境,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垃圾处理常态机制均实现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79%;在全省率先消除IV类及以下水体,水环境质量位列全省第一,市区和10个县(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实现100%。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