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尤溪:“硕士羊倌”的生态养殖梦

2021-07-28 15:37:46  王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朱正火给黑山羊体检

东南网7月28日讯(通讯员 王琨 文/图)“咩、咩、咩……”7月21日,在距三明尤溪县城40公里的凤元村,寂静的乡村不断传来羊叫声。数十只黑山羊聚集处,一位戴着眼镜,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正在给羊体检。

他叫朱正火,2016年6月从福建农林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三明市某制药公司工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回到偏远的家乡创业,每天与羊打交道。皮肤变黑了,身上常常沾满了羊毛,但身体变壮实了,几十斤的饲料扛起来就走。

硕士变身“养羊专业户”

凤元村总人口近3000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许多年轻人到城镇务工,村里仅余800多名留守老人和儿童,农田因此抛荒。“每每回到家乡,看到儿时一片繁忙的梯田变成芦苇荡,总想为此做些什么。”谈及返乡养羊的初衷,朱正火感慨道。

“一开始遇到的问题,就是家人的不理解。”朱正火说,在父母眼里,儿女学业有成,工作稳定就好,回到农村,风吹日晒,又苦又累,这书岂不是“白读了”!可无论家人怎样劝说,朱正火仍执意要回来,父母只好点头答应。

为了养羊,朱正火做足了准备。他在距离村部40分钟路程的山坳里,搭建起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的羊棚;购置山羊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的书籍,从规模化羊场的建设及管理、羊场粪污处理与环境控制技术、山羊的繁殖技术等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头学起。之后,朱正火又在家人的资金支持下远赴山东,选购了30只优质种羊,连夜装车运往尤溪……就这样,一个小型羊场初具规模。

第一年,由于生长环境突变,不少山羊出现了应激反应。朱正火经验不足,有些束手无措,虽多方讨教,精心照料,仍然有5只山羊没能顺利存活。“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待在羊场里,羊群成了我的全部生活。”回忆起创业初期的场景,朱正火记忆犹新。

只要县里有开展养殖培训班,朱正火都积极报名参加,遇到难题时,除了上网查阅资料,还向经验丰富的兽医和养殖户请教。如今,遇到常见问题,他都能快速做出判断并解决。

“放养的羊更健康,我在羊棚周边2000米范围内搭建了围栏,既能避免羊往外村跑,还能让它们得到充分的锻炼;放羊要选择中午时间,早晨的草里有露水,羊吃了容易患寄生虫病,还会引发腹泻;羊喜欢吃盐,在羊棚里放上含有微量元素的盐砖,羊想念盐砖的味道,出去两天自然会回来……”说起养羊技巧,朱正火打开了话匣子。

大山里没有娱乐活动,羊成了他最好的朋友。“陌生人走到羊棚里,羊就开始躲,而我一进去,它们都很温顺地走向我,像老朋友一样。有一次,我在山里迷路了,就跟着羊群走,没想到还真的走回来了,它们就像我的指南针。”朱正火笑着说。

为了心中的养殖梦一直努力

“小时候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觉得那样的场景肯定很美,回乡创业虽然辛苦,但内心却很充实。”看着夕阳下正在吃草的羊群,朱正火的眼里闪着光。

2019年,在村民的推选下,朱正火成为凤元村“两委”班子成员,还是村里70余名残疾人的联络员。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有他的身影。这几年来,凤元村60周岁以上老人领取养老金,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认证。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又没有智能手机,朱正火就主动上门,挨个帮他们进行资格认证,大家很感谢村里有这样一位有文化、热于助人的“硕士羊倌”。

在宣传残疾人创业补贴政策的过程中,朱正火还收获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凤元村村民郑兆坤腿部行动不便,早些年以养鱼为生,是村里的贫困户。2019年9月,在朱正火的带动下,二人合作养羊,朱正火为他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时常交流养羊心得。如今,郑兆坤搭建起自己的羊场,养了70余只黑山羊和3只奶山羊,顺利实现脱贫。

“散养的黑山羊每公斤售价可达140元,目前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较大,我们羊场的规模还不够,每年光是尤溪县城的羊肉销售都供不应求。此外,羊粪是很好的有机肥,通过售卖羊粪可以增加不少收入。”朱正火说。目前,他的羊场有200余只山羊,2020年收入近16万元。

“待时机成熟后,我还想养牛,把家乡荒废的田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致富,形成系统的生态链和产业链。”为了心中的养殖梦,朱正火一直在努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