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福建建宁县客坊中心小学创建“乡村温馨校园”侧记

2021-12-14 09:30:12  曾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课间,孩子们在心愿栏认真阅读

东南网12月14日(通讯员 曾程 文/图)12月13日,走进建宁县客坊乡中心小学,只见校园干净整洁,随处鸟语花香,书声琅琅,师生互爱;课间,孩子们在心愿廊专心阅读,老师俯身一旁细心指导;记者还看到以“耕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绿树成荫的“悦读”园、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的“亲情室”……一幅幅温馨画面呈现在眼前。

客坊乡中心小学是建宁县最边远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校生237人,其中留守儿童148名,占学生总数的62.4%。近年来,学校依托“乡村温馨校园”构建,实施乡村学校底部攻坚,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习、生活和文化环境建设,全面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为山区学子带来温暖。其中,为解决留守儿童成长中缺失的父母关爱与陪伴,师生共建温馨宿舍、温馨食堂等做法和创建的“真爱6+1”留守儿童关爱模式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去年12月初,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名单,建宁县客坊乡中心小学榜上有名。公布的100所学校中,福建地区仅三所入选。

一所普通的山区小学,如何获此殊荣?

为学校留守儿童过生日

师生共建,温馨你我他

“我们主要通过师生共建,共建温馨宿舍、温馨食堂等方式,让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到温馨氛围的营造上来。”学校校长江德龙说,这些年来,全体师生凝心聚力,积极探索,以实现“师生幸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总体办学目标,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校园硬件设施。

如何共建温馨宿舍和温馨食堂?

江德龙介绍,为夯实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校的每位党员带头与非党员教师结对,和生管教师一起,精心挑选“家”的成员,科学合理做好人员搭配,再把个性相似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宿舍,使大家相处得更加融洽,增加“认同感”。特别是把兴趣爱好,优良品质,特殊能力等方面有共同特征的同学分在一个宿舍,借助多数同学的特征优势,鼓动形成一种宿舍“个性”,并借此抑制个别同学的不良特征,促使他们在行为方式上产生积极的从众行为。同时,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形成宿舍文化特色。党员、教师经常在共建宿舍内开展学习竞赛,内务整理比赛,棋类比赛等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和比赛,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享受了宿舍文化的乐趣,营造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温馨宿舍氛围。

除了共建温馨宿舍,共建食堂也是温馨满满。

“党支部书记、校长像家长一样陪餐,孩子们在食堂吃饭就像在家里吃饭一样。”江德龙说,结对子党员、教师经常深入食堂,关心寄宿生,特别是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饮食和健康,指导他们的饮食和卫生习惯。目前,学校食堂秩序井然,每周伙食均衡搭配,每一个学生都能吃上合口的饭菜,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学校就像家里一样,我可以快乐学习,快乐劳动,快乐生活,老师很关心我,同学们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爱护我。”该校五年级学生谢黎昊说。

课余,孩子们在亲情室下棋

真爱“6+1”温暖留守儿童

“这是我的家,我们是一家。”在客坊中小学亲情室,墙上红色醒目的温馨语句,让人印象深刻。语句下面,摆放着几台整齐的电脑可供留守儿童和他们父母视频聊天。

王梓祺、王诚文两姐弟就是亲情室的常客。姐弟俩家住客坊乡张溪村,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只有寒暑假会回来看望他们,一直以来,他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今年五年级的王梓祺,在关爱教师吴中华的帮助下,性格开朗,和同学们都相处得非常融洽,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生日、儿童节的时候都会给王梓祺庆祝,课后还会给她辅导家庭作业。”吴中华说,只有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关爱,才会付出真心实意的感情。平日里,作为客坊乡本地教师的吴中华,忙完自己的工作后,还有定时对王梓祺家访,去不了的时候就通过语音或者视频了解情况。

还在读三年级的王诚文,年纪比较小,生活上则需要更多的帮助。他的关爱教师是年轻教师谢菁。谢菁家住建宁城关,没回家的时候都与孩子们在一起。谢菁告诉我们,在关爱王诚文的过程中,除了在学习上帮助他,更多的精力还是在生活上,要经常去宿舍看看他睡的暖不暖,去食堂看看他的伙食怎么样,营养是否跟得上。

送上生日礼物

“特别是节假日,很多孩子都会找到我说,想爸爸妈妈了,想在亲情室和他们视频一下。”一旁的学校少队辅导员刘晓妹说,学校里的留守儿童占比还是比较大的,父母不在家,往往缺少关爱,而学校创新的真爱“6+1”留守儿童关爱模式,让留守儿童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从而更好地发挥所长,认真学习。

“6”指:晓真情、绘真景、吐真言、懂真规、系真爱、育真人。“1”是依托学校校本课程、兴趣小组、少年宫活动等项目,让留守儿童贫困生掌握一项体艺特长。

“真爱6+1”实施以来,校园随处可见师生一起阅读,一起锻炼,一起交流,一起实践的温馨画面。

“‘真爱6+1’关爱模式经过摸索、实践、总结,对学校留守儿童、贫困生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成为我校强化‘乡村温馨校园’建设的重要措施保障。”江德龙介绍,学校自制了真爱“6+1”留守儿童、贫困生关爱手册,要求每位教师对结对关爱学生学习辅导、谈心交流、节日问候、上门或者线上家访等,让教师们成为他们的“代理爸爸”“代理妈妈”,让留守儿童、贫困生在温暖中成长,在关爱中进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