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尤溪:一盏龙灯 连故土 系乡情

2022-02-23 16:33:47  肖丹 肖登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世春公园里,群众开展迎龙活动 黄在锦 摄

东南网2月23日讯(通讯员 肖丹 肖登超 文/图)正月里,三明尤溪城乡盛行游大龙、闹花灯,其中尤以梅仙镇的板凳龙龙灯会最为热闹。梅仙板凳龙名冠尤溪,迎龙风俗代代相承,2015年10月被三明市政府认定为“第四批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仙板凳龙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200多年。龙灯为纯手工制作,在一节节长约2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上,用竹篾搭起骨架,糊上白纸,分别制作成龙头、龙尾以及灶头状的龙身,再绘上七彩云纹等图案。当地萧、黄、傅、胡、詹等族姓以姓氏为单位各自组成灯队,于正月间分别游玩于梅营、坪寨、南洋、源湖等村,成为当地一大盛景。

肖方宣是梅仙板凳龙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于2013年起开始制作龙灯。“我根据民间对龙的传说形象来制作龙头。龙灯制作不仅是木工、竹器活,还包括了书法、绘画、剪纸等,龙灯上所写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祝福语也得与时俱进。”肖方宣说,每年正月初二,他就会带着其他工匠一起把上一年的龙灯骨架上的旧纸完全撕去,糊上崭新的白纸,最后再绘上七彩的云纹和象征着吉祥寓意的图案。

乡贤开展春节慰问老年人活动

在当地,迎板凳龙不仅是一场灯会,更是凝聚宗族人心和集体荣誉感的体现。

“迎龙活动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了,村民无论在哪里,都得回村里来参加活动。族里长辈负责活动统筹;龙珠、龙首、龙尾太重,就交由青壮年舞动;龙身灯则只能由各家的小孩子提拿,家长可随同陪护。这是一种传承,也是把族人凝聚在一起的纽带。”村民肖光如自豪地说,2015年,村里的板凳龙还上过央视农民春晚,吸引了数万人从周边乡镇赶来观赏。

村里原先缺乏公园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07年,村民萧方榜、萧振荣便带头走家串户,协商解决修建公园的用地问题。为支持家乡建设,村民们纷纷捐款捐地出力支持修建公园。“宗亲捐款、村民无偿捐地,一些家庭困难的村民做义工……村民们拧成一股绳,让家乡大变样。”萧氏宗亲理事会理事萧光锦说。

历时两年,公园竣工,被称为世春公园,由萧氏宗亲理事会负责园区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如今,世春公园已成为梅仙广大民众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中心。

这次爱心众筹建公园后,村里人心更齐了。在宗亲理事会的带动下,村民们又相继筹资对公园东北侧百亩荒地开展绿化造林工作,推动河堤建设,以及沿河护栏等,推动了城镇建设。

近些年,小镇改造后,板凳龙无处存放、活动。宗亲理事会决定建设龙灯会馆。2020年10月,由族亲自发筹资150多万元建成的龙灯会馆落成投用,为往后传播、传承板凳龙民俗提供了设施保障。

除了参与家乡建设,不少乡贤和企业还开展春节慰问活动,关心当地孤寡老人等,并参与奖教助学,如捐资新建小学教学楼、出让65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用于学校建设200米环形跑道操场、为全镇学生发放课间营养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