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增进民生福祉 托起幸福生活

2022-04-03 10:01:59  刘莉婷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记者 刘莉婷

踏着暖春的旋律,迈入最美人间四月天,目光所及皆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点缀于绿水青山间,特色改革不断深化,正改出生活“好日子”;营商环境加速优化,山区发展正靠自身“骨头长肉”;民生短板持续补齐,正打牢幸福“里子”。循着民生脉络,我市正加快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托起百姓幸福生活。

深化特色改革 改出美好生活

4月1日下午,沙县区总医院高桥分院诊室内,总医院内一科主任乐少忠正给标记了“红标”的高血压患者老朱看诊。

“你的血压偏高,我给你更换一种降压药,要记得早晚按时吃药、清淡饮食、加强锻炼。”专家的叮嘱,高桥镇桂岩村高血压患者老朱铭记在心。

“只有将预防做到最大值,老百姓的健康才能获得最大保障。”沙县区总医院高桥分院负责人巫福荣介绍,分院在实行慢病“分类、分标、分级、分片”管理的基础上,还组建了一支由医护团队和疾控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团队不仅帮忙预约上级医院专家门诊,负责辖区内慢病患者的管理和随访,还开展“健康网格”活动,给辖区内的居民传授他们想听的健康知识。

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打通,让基层慢病患者在家门口切实享受到了医改红利。这得益于去年我市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医改再出发的有益探索。去年以来,我市努力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县、乡、村三级互联互通,共开放电子健康档案249万份,同时着力构建防治管服务链,为6类慢病患者免费供药82.52万人次。

“现在不仅健康有人管,教育更备受关注!”老区苏区人民口中发出的赞叹,也成了我市深化改革前行的动力。

“在支教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英语成绩从60多分提高到了120多分。”这是泰宁四中下渠分校初三学生吴玉盈的获益。

“自从列东中学跨区域和我们‘牵手’后,我在全市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魏彩平的启发下,打开了教学思路,变‘灌输式’教学为情景式教学,真正让课堂生动起来。”这是沙县区城南中学八年级地理老师高洁的福音。

基层学生、教师获益的背后,映衬出我市总校制改革的成果。经过多年探索,目前我市共组建81个总校,结对分校154所,受益学生占比达35%。

与时俱进,我市深化医改、林改、教育改革、精神文明创建机制改革、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绿色金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停步,每一项改革都聚焦着“人民”二字。

不少三明人都感慨,生活在这座小山城,“好日子”越来越多。

优化营商环境 自身“骨头长肉”

山区发展根本要靠自身“骨头长肉”。

去年8月20日,全市“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拉开帷幕,交出满意招商“答卷”成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识。

今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二天,一场千人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再次吹响了全市深化“五比五晒”、打好“八大攻坚战役”的冲锋号。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促发展的画面也在全市徐徐铺开。

3月30日,泰宁县抓住与国铁集团对口支援契机,招商引资喜迎“开门红”:计划投资10亿元,首个高新技术产业性项目——泰宁县轨道交通绝缘子电气化铁路器材生产项目正式落地大洋坪工业园区。

3月28日,总投资30亿元,全省首个绿色原料药和高端制剂CDMO研发生产项目——福建熙华医药产业园项目,在明溪经济开发区“云开工”,全面达产后有望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一季度,一个个好项目纷纷在全市落地开花,这背后有着招商干部沉甸甸的责任,更有着全市上下合力攻坚的信心。从去年制定出台“1+11+N”系列文件,招商顾问当好招商“代言人”,到成立“三明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五大片区驻点招商,再到今年3月28日,“三十三条”硬核帮扶企业的措施出台,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一条条“真金白银”的措施,再次见证了三明千方百计让已有企业留得住、发展得好,外来企业来得放心、干得称心的决心。 仅前两个月,全市已累计新签约项目17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3个、总投资358.71亿元,新开工落地项目41个、总投资93.16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不停歇,全力提升企业主获得感、满意度不止步。今年以来,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指挥部强化领导、细化举措、强力攻坚。目前,全市优化营商环境36项攻坚任务中,33项按序时进度推进。其中,全面治理“黑名单”企业、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政府采购项目资格证明材料等三项攻坚任务提前完成。

补齐民生短板 打牢幸福“里子”

发展不忘民生,发展为了民生。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民生期盼为逻辑起点,扭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投入,补齐短板。

3月27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灌入,三元区列东实验幼儿园教学楼重建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进入室内装饰装修施工阶段,预计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3月29日,选址于徐碧大桥与梅列大桥之间,东侧与江滨路及东新四路交叉口连接,西侧与河西路步道连接的列东步行桥现场,两座塔吊正加紧桥面装饰装修,整体建设进度超九成,预计5月试通行。

3月30日起,市第一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首批试点“无陪护”病房,为病人住院期间提供全程、全面、规范、专业的照护,把家属从繁重的陪护任务中解脱出来,进一步营造舒心的住院环境。

去年以来,随着一批涉及教育、出行、医疗的民生项目的办实、办好,我市老百姓享有“高品质生活”的目标正逐步实现。2021年,我市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30项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先后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安门医院签约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闽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让老百姓享受“家门口”的国家级医疗专家服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1个,突出“一老一小”,建成市儿童公园和45个老年儿童微游乐园,全市新增停车泊位8000多个,新增优化公交线路30条,全面梳理市政道路“卡脖子”路段、过街设施改造提升项目,进一步增强市区道路的安全性和可达性。

进入新时代,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群众的美好生活新期待,已成为推动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新指向。惠民生、谋福祉,我市仍将阔步前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