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三明:奋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

2022-06-08 09:06:14  刘莉婷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奋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

——三明市抢抓机遇力争在六个方面走前头、作示范

三明日报记者 刘莉婷

描绿绘红画好“同心圆”,创新驱动唱好“协奏曲”,保障民生绘好“实景图”……今年以来,我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扎实组织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创新驱动发展行动、城乡协调发展行动、合作交流促进行动、民生保障提升行动、红色文化传承行动等六大行动,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扩大双向开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精神文明建设等六个方面走前头、作示范,奋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样板。

描绿绘红,画好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同心圆”

“色彩”是一座城市独具个性的语言。在三明,“生态绿”和“苏区红”,正勾勒出一幅多彩的画卷。

日前,由建宁县林业建设投资公司实施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第一期签发减排量5.5万吨,在福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网交易。其中,2万吨已由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购买,实现收益30余万元。

提升林业碳汇开发水平,是我市着重实施“八项创新”,推进林改再出发,不断提升青山绿水“颜值”,挖掘金山银山价值的一项举措。

3月,全省首批国有林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落地沙县;4月,我市评选出将乐常口美丽乡村、沙县俞邦乡村振兴等“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十佳典型案例”;5月,尤溪竹木加工集中区完成2宗企业用地招拍挂工作,永安探索开发“竹师傅”竹产业共享用工平台……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组织开展了绿色经济发展攻坚战役,着力构建绿色经济“八大体系”,并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前头、作示范。截至5月底,我市共新增林业碳票项目10个、碳减排量24.47万吨,新增林业信贷3.28亿元,通过排污权出让累计成交总额4.4亿元。

如果说绿色铺就了三明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那么红色就是三明人不变的精神底色。赓续红色血脉,我市持续开展“大爱三明”主题活动,让红色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光芒。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聘请奥运冠军邓薇、残奥会冠军柯丽婷等出任“大爱三明”形象大使,上线市民文明积分平台,精心策划开展了200多场次“大爱三明”主题活动,全市成立6937个志愿服务团队,有35.9万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随着爱心融入点滴日常,我市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越来越浓。

力争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走前头、作示范,我市持续提升完善“满意在三明”品牌,加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打造宁化长征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加快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打响闽学(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

如今,三明正以美妙的城市色彩,努力画好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心圆”。

创新驱动,唱好经济发展、双向开放“协奏曲”

山区发展根本要靠自身“骨头长肉”。自全市“大招商招好商”、重点项目攻坚战役号角吹响后,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促发展的行动在全市火热开展。

5月26日,泰宁县与厦门市屹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总投资30亿元的屹人食药用菌大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成功落地泰宁后,将实现食用菌种植、生产加工、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路径。

5月29日,尤溪县与福建闽西南城市协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框架协议,就第一个签约的文旅项目——朱子古街项目开展合作。签约后,闽西南集团将在文旅、地产、商贸等领域给予更深层次的支持,全面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一个又一个项目落地生根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合力攻坚的信心。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6+1”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开展“2+3+N”人才专项行动,深化“三抓一促”工作,推动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科技转型,着力构建三明“433”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头、作示范。1至5月,全市53个攻坚项目完成投资64.3亿元,闽赣省际(建宁)公铁联运物流园铁路专用线项目、三沙生态旅游大道(非涉铁段)等8个项目前期取得接连突破。

一头是全市招商干部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发展“加速跑”,另一头是我市持续拓展对内联结和对外开放空间迈出“新步伐”。

1月18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我市召开,这为我市全方位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奠定了基石。紧随其后,尤溪县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福州都市圈,红树林木业等4家企业年出口额突破亿元大关;建宁县主动对接国家立体综合交通网规划,全力打造东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清流县加快推进与集美区山海协作,集美(清流)产业园二期、拔里田园综合体等共建项目有序进行。

积极统筹与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的资源,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未来,我市还将持续深化京闽(三明)科技合作,加快与上海开展对口合作,全面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福州都市圈,与福州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全面奏响经济发展、双向开放的“协奏曲”。

保障民生,绘好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实景图”

“有了大家的爱,我很幸福,我要好好学习,回报家乡。”

“老旧小区改造后,周边的环境明显变好了。”

“北京、广州的名医来了,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大专家’,真是太方便了!”

……

听,这是“周末早餐会”“居民夜谈会”“医改再出发”后,百姓感受身边点滴变化,发出的由衷感慨。

坚持为民初心,办好惠民实事。今年以来,我市以群众幸福感为“标尺”,全面推进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医改“六大工程”,落实“一早一晚”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打好“平安三明”建设攻坚战役,力争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走前头、作示范。全市学前教育公办率达62.09%、普惠率达94.64%,每千名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6.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5张,人均期望寿命80.02岁,均居全省前列。

美好生活,城乡共建。

在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村民不仅吃上了生态饭,更是尝到了好空气可以卖钱的甜头;在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红火的乡村游让村民赚上了“旅游钱”,也给村民带来了更多可观的收入;在三元区列西街道小蕉村,乡建乡创的“台湾经验”正运用到新村建设中,古村获得新生,一条良性循环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美丽乡村的目标从纸上落到地上,这得益于我市坚持“一个理念”,健全“五项机制”,创建“六种模式”的乡村建设工作机制。

通过创新“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我市着力铺好农村路、供好农村水、建好农村房、办好农村学、行好农村医、织好农村网、美好农村颜、兴好农村业,逐步探索形成美丽乡村“点、线、圈”同步发展新格局。

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是我市实施城乡协调发展行动的一个有力注解。加快三明市区与沙县、永安组团发展,实施城区、园区、“腰部”三大发展战略,做大“大三明”中心城市,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加快打造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县域特色新格局,我市正朝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步迈进,描绘出一幅美好生活的“实景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