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 真抓实干 加快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023-04-27 08:43:25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
分享到:
|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中共三明市委书记 黄如欣 编者按: 中共福建省委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时政期刊《海峡通讯》2023年第4期刊登了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中共三明市委书记黄如欣的署名文章《深学细悟 真抓实干 加快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对进一步激发我市各地深入开展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具有指导作用,本报今日全文转发。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擘画了蓝图、吹响了号角。三明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并与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贯通融合,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深度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三明也形成了生动实践。十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翻番”,医改成为全国样板,林改保持全国领先,教改走在全省前列,项目建设、城乡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老区苏区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三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注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11次深入三明调研指导,走遍了三明的山山水水,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并与三明干部群众结下了极其深厚的情谊。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第12次深入三明考察,对三明老区苏区发展作出新的重要嘱托。我们要满腔赤诚、满怀激情,按照“五个牢牢把握”“七个聚焦”“三个全面”等重要要求,更加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争当“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忠诚实践者。 以更强的自觉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落实好“三个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重要要求,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之心、爱戴之情、捍卫之志,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行动上紧紧跟随。 以更高的要求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并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三明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和大力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用好理论和实践的宝贵资源,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开创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以更大的力度不断做实做细做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改、林改、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三沙永”融合发展等重要嘱托落实好,努力把三明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 深刻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我们要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重大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把三明的事情办得更好,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彰显三明担当、贡献三明力量。 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向“高”攀升、向“新”奋进、向“融”借力,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更多能“造血”、可持续的新增长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做大产业集群。发挥产业基础扎实、自然资源丰富等后发优势,加快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业园区提升和旅游资源整合,推动资源往产业集中、往园区集中、往深加工拓展。做优做强钢铁与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氟新材料、石墨(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做强市场主体。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原则,融入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建设,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企一策”扶持现有企业技改升级、增资扩产、主辅分离,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垂直整合和跨领域横向拓展,推动一批有条件的企业股改上市,拓展产业链税性环节,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做实重大项目。深化重点项目攻坚,推进“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落实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不断提高项目投资强度、亩均产出率。以专业精神、专业队伍,全力招引一批投资百亿元以上、有助于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 聚焦高效能改革这一动力源泉。坚持改革惠民导向,充分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不断增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推动医改持续作示范。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县创建、中医药事业深度融入医改等工作,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疑难杂症在市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县里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推动林改持续走前头。深化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加强与中林集团对接合作,持续探索林票、林业碳汇等改革,做大做强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促进“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林区繁荣”。推动教改持续增活力。扎实推进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化“总校制”办学等机制创新,加强与先进地区教育合作,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推动“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质量提升”。 聚焦高水平开放这一全新格局。着眼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借梯上楼、借船出海,精准对接先进地区的资本、市场、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要素,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深化对口支援合作。持续深化在京召开的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成果,更加精准对接中央和省直单位资源,推进熙华医药产业园、应急产业园等一批“造血”项目落地,做实“援县促市”。深化与上海对口合作。主动融入上海产业链建设,把合作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加快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锦江国际度假酒店等项目建设,推进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办学事宜,锲而不舍推动中船氟化工等重大项目落地,打造对口合作典范。深化与北京科技合作。举办首届京闽科技合作论坛暨京闽(三明)科技项目对接会活动、2023年中国福建互联网大会,推动与北京科技合作向产业合作、人才合作、资本合作等领域拓展。深化台港澳交流合作。推进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办好林博会、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推动专家人才、经贸合作、企业产业链等各领域融合。 聚焦高颜值生态这一独特优势。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三明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三明的骄傲。守好绿水青山。持续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深化落实河(湖)长制、生态综合管护机制,加强鳗鱼养殖等污染治理,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严守生态红线,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当好全省生态建设的优等生。打造和美乡村。统筹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三沙永”融合发展,集全市之力推进生态新城开发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聚焦高品质生活这一美好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公共服务。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用好市场化手段,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托幼服务,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促进增收致富。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加快沙县小吃、水稻制种、林下经济等特色富民产业公司化、基地化、生态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带动能力。特别要用好沙县小吃“金字招牌”,注重富民与强市一体推进,打造核心产品、品牌、文化,加快旗舰店、加盟店布局,推动沙县小吃继续引领风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探索完善“一党委三中心(站)”、数字治理、社区网格化治理等机制,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道路交通、酒驾醉驾、防火防汛等领域安全监管,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深入落实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剖析了管党治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三个务必”“两个永远在路上”的要求。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好支持人大、政协发展的若干措施,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凝聚团结奋斗正能量,共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跨村联建”“人才回引”等经验做法,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高质量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保持换届后县乡主要领导干部队伍相对稳定,以坚强有力的党组织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坚持用事业、用平台引才聚才,推进“人才飞地”模式,打造山区引才聚才“洼地”。 锤炼优良作风。牢记“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四下基层”等优良传统,突出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突出争优、争先、争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干实事、务实功、求实效、创实绩,坚决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红线、统计红线、安全红线,全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 锻造过硬队伍。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立“亩产论英雄、效益论英雄、能耗论英雄、环境论英雄”分类精准考核评价机制,制定支持“四敢”政策措施,用好职务职级晋升办法,实质性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不断激发和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从严监督执纪。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扎实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深化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基层监督,推进各类监督相互贯通协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常态化开展“一季一警示”教育,驰而不息纠“四风”、锻新风,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不断增强“三不腐”综合功效,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