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与简体 两岸应有共识
m.folksfolks.com 2009-06-29 06:27 潘锡堂 来源:福建日报网 我来说两句
海峡导报特约撰述人:潘锡堂 马英九倡议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建议将繁体、简体两种字词语汇陈列比较,以利两岸互动,大陆对此表示欢迎。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随着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为使两岸民众在文化、文字之使用上更方便交流,大陆赞成两岸专家学者透过民间的方式,合作编纂“中华大辞典”,把存在差异的词汇比较陈列,供两岸、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学习使用。国民党中央表示,7月在长沙举行的第五次国共经贸文化论坛,两岸文字问题确定列入讨论议题。双方代表可以广泛讨论,抒发见解,寻求合作。 众所周知,文字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指标,任何一个文字体系都是经过无数岁月的淬炼与铸造,累积了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才能形塑出独特的文化资产。文字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限制,传衍至后人,让后代子孙领略先人史事,感通先人的智能与理念,并且拓展到其它地区,感染其它民族,伸展文化的领域。 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讲的是相同语言,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文字,不同的是大陆对部分汉字进行整理与简化,大陆并没有废除繁体字,繁体字在一定范围内继续使用。根据统计,现在使用简体字的地区,以大陆、新加坡为主,估计使用者约有13亿多人,台、港、澳则用繁体字,总计约3000多万人。当前两岸关系缓和,加强交流又是两岸双方一致的共识,因此在两岸文字方面深入探讨与强化合作,诸如共同编纂 “中华大辞典”之举,实有其必要性。 事实上,繁体字与简体字,均渊源自中华文化传统,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二者都各具特色、各有其优点。先就繁体字而言,繁体字的发展起源,是根据“六书”而造字,也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假借等六种原理,每一个字都是有所本,因此,可以望字思意,容易理解。初学者或许会觉得笔划复杂、不易学习;但学会了以后,一通百通,运用自如。再就遣词而论,当代人只要通晓繁体字,即可轻易进入一千三百年前,唐朝诗仙李白的意境,感受与古圣先贤超越时空对话的气概。 至于简体字,大陆于1956年颁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审定通过“简化字总表”,减少中文字数目,其宗旨在于加速消除文盲,又兼顾笔划少、书写快与学习效率高之优点。全面简化后的汉字,称之为“简体字”,而将传统的汉字称之为“繁体字”。但无论繁体字或简体字,均各具优点与特色,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接轨并体现其深邃之内涵与精华。 当今全球其它国家和地区有超过3000万人学习中文,复以大陆13亿人口,加上台港澳等华人地区,中文已成为地球村的主要文字,益发体现两岸以民间方式共同编纂“中华大辞典”之必要性。笔者也赞成两岸针对繁、简体字展开讨论。即将举行的国共论坛既然已将文字问题列入议程,可考虑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公文书”部分,以表列方式逐项列出,加以讨论,即使不易一次完成获致共识,也要尽量使两岸之观点趋近,逐步厘订出有效的认证模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5]港媒:日本汉字映照台海两岸繁简之争
- [ 06-24]国台办谈“识繁书简” 赞成两岸学者合编“中华大辞典”
- [ 06-23]马英九谈大陆“识正书简”的文化意涵
- [ 06-23]文字书写何尝不可简繁共存
- [ 06-12]英国简氏:朝鲜可能正在研制潜射弹道导弹
- [ 06-10]台当局称识正书简是针对大陆简体字使用者
- [ 06-10]国台办回应马英九汉字"识正书简":可探讨论证
- [ 06-09]马英九:两岸推动"识正书简"才能保存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