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护工场胜利加油站重新开业时,残障员工与正常员工跳起自编舞庆祝。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13日讯(驻台记者 朱力南)当有智力障碍的服务生费劲地报着菜单,颜面毁损的加油工收起油枪比划出“OK”的手势,购买的手工琉璃制品其实是由身心障碍者花费比常人更多功夫制作而成……你会在这些与众不同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嗅到浓浓的爱心力量。这是近年来台湾相关部门通过强化法令监督、提升培训服务和开辟庇护工场等形式,推动残障人士就业并融入社会的行动。 法规监督:罚到企业雇用为止 根据台湾内政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底领取身心障碍手册的人数共107.6万人,占总人口的4.63%。台相关部门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摸索与试办残疾人福利保障制度,通过三次较大的修订,逐渐改变养护的单纯办法,转为救济、扶助自力更生,希望达成“一辈子照顾、无所不在的保护、全方位的服务”总目标。据介绍,在残障人士就业、培训、康复、无障碍等方面,岛内已陆续出台30多项法规,保障残障人士权益。 台北市劳工局身障就业科科长叶秀姗表示,根据岛内相关法规,私营企业规模在67人以上就必须雇用残障人士。具体标准为:67人至199人须雇用1人,200人至299人雇用2人,并以此类推;在政府机构和公营企业部分,雇用残障人士的起始门槛则为34人。据台北市劳工局今年2月份统计,台北市达到须雇用残障人士的公私企业单位共3654家,其中符合或超标雇用的企业有2820家,占总数的77%。实际加权雇用人数为21355人,超出应雇用人数约四成。 “虽然还有800多家企业未能达标,但考虑到许多企业将总部设在台北,而主要生产行销部门则分散在各地,因此,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易了。”叶秀姗认为,除了社会对于残障人士就业问题更加关注外,相关奖惩制度也是其主要原因。如未能达标雇用标准的企业和单位,劳工局采取少用一人就每月处罚该企业一人基本工资,直到其达标为止。对于超额雇用的,则给予为期两年每月一定数额的奖励金。 培训服务:个性化、针对性兼具 胜利手工琉璃工作团队于2006年创立,包括2名设计师、12位残障手工艺者。他们针对不同残障级别和工作属性进行分工合作,淬炼出一个个精美的琉璃制品,成为台湾知名的公益品牌。团队相关人士介绍,通过邀请专业师资精心设计课程,对残障人士展开系统的技能辅导训练,“在正式进入生产状态以前,所有成员都经历了艰难的学习培训阶段。” 喜憨儿烘焙屋则邀请高雄小王子等知名面包店的糕点师,不仅提供40多种产品配方,还集中培训有智力障碍的喜憨儿,让他们掌握相关烘焙和糕点制作的技能。目前,已有19名喜憨儿获取岛内相关执照。 叶秀姗介绍,台北劳工局还专门推出赞助辅助器具等服务,提供盲人电脑、助听器和轮椅等器具,“仅专业器材资助方面,大概每年有150余件备案,资助金额400余万元。” 此外,在台北市劳工局的职业重建管理系统中,根据兴趣和能力等对寻找工作的残障人士提供培训和推荐服务。除安排集中职业技术训练或个人专门针对训练,工作人员还常常满大街寻找并说服雇主提供试用机会,每年差不多有1500人次的这样服务案例。 就业模式:庇护工场保护性就业 庇护工场是台湾针对残障人士提供的保护性工作场所,希望在没有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让残障人士习得一技之长,并融入社会,庇护工场在薪资酬劳、工作时间和品质监督等方面有专门规定。目前,在台湾大多数县市都有公营单位和社会福利组织开设的庇护工场。其中,仅在台北市就有36个庇护工场,其中政府部门所属14家,其余是由相关政府机关提供土地或是公用设施,对外公开招标后,由竞标的社会福利组织具体运营。 台北市劳工局介绍,公营单位经营的庇护工场包括加油站、台北捷运站点里的二手商品店和便利店、台北市政府餐厅,以及由专业团队带领接受各种清洁任务的残障清洁队等。除了劳工部门积极向社会推广庇护工场等爱心理念外,许多县市政府还制定了买办优先权的优惠政策,向这些庇护工场提供大量的订单。此外,诸如阳光加油站、喜憨儿烘焙屋、生产手工皂和蛋卷的心路工场等,由民间社会福利组织经营的庇护工场,针对不同群体的残障人士,开辟出一家家集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为一体的爱心工场。 来这里加一次油、买一块蛋糕或手工皂的时候,消费者获得商业服务的同时也捐献出自己的爱心,残障人士则得到公平就业和融入社会的机会,这种“爱心消费”已经成为岛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
相关阅读:
- [ 01-12]岛内逾百企业家力挺九二共识:没企业就没就业
- [ 12-28]2012选举倒数计时 失业族:谁搞好就业市场就投他
- [ 12-25]岛内青少年最痛苦指数调查 “就业难”最高
- [ 12-16]老板出差性侵女秘书 就业歧视挨裁罚20万
- [ 12-15]岛内机构预测:明年台湾就业市场或将停滞不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