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美丽新家园 两岸同缔造

2014-05-22 15:12:09 陈梦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台胞在体验海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本报记者陈梦婕 通讯员 林广明 摄

东南网5月22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通讯员 杨志艺 张韧 王贺生)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成为大陆设立最早、规划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25年来,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台湾翔鹭集团、正新海燕、日月谷温泉度假村、长庚医院等大型台资企业纷纷进驻海沧。截至去年底,全区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205家,投资总额45.87亿美元,台资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在台资企业的带动下,海沧也从闽南偏僻的小渔村发展为厦门“新港口、新城区、新家园”,综合实力居“中国百强区”第20位,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保持全省第一。

“现在的海沧,最吸引我们的是它的开放与包容。”厦门台商协会会长陈信仲告诉记者,由于海沧良好的投资和居住环境,台商招得来而且留得住,海沧成为台商的第二个家。从政协委员、涉台法庭陪审员,到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社区义工,台商纷纷参与到海沧美丽新家园的建设中,甚至连路边一棵树的主人也可能是一位台湾人。

“爱挑刺”的邻居

海沧湖,碧波荡漾,湖面起了点微风,大黄鸭更显得悠游自在了。这只全世界最著名的鸭子现在到达了它的第十八个城市——厦门。本来还在为没能带孩子去高雄看大黄鸭而遗憾的台企钢宇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鉴育,终于有机会弥补这个遗憾。初夏的阳光并不炽烈,海沧树荫浓郁,看完鸭子,李鉴育一家余兴未尽,又借了公共自行车沿着湖畔骑行。每次骑车,一家人都特别高兴,因为这车里有自家的“金点子”。去年,第四次

厦门台商双月座谈会上,李鉴育提出增设观光自行车道的想法。这个提议被提交到了海沧城建集团,不到半年,一条宽敞的沿湖自行车道就诞生了。

“我们海沧区的台商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提意见。”陈信仲说,在海沧,不少台湾人是一家三口甚至一家三代一起在这里工作生活。既然把这里当成家,当然就会亲自参与打理。

陈信仲是两届厦门市政协委员,在世界各地闯荡多年的他总爱拿国际标准来衡量眼前事物。看到海沧大桥常堵车,去年的政协会议上,他就建议,参照国际标准,3个线道要区分行车,内线走小车,外线走大车,违者罚款。没多久,陈信仲自己公司的大巴车因为走内线,就被罚了150元。陈信仲很高兴,没想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执行得这么快。他告诉记者,当了市政协委员,建言有了新渠道,能说上话并且管用。台胞不仅有提议权还有选举权,在选举市政协副主席的时候也有台胞神圣的一票,这无形中让台胞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房前屋后的小事,台商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台企元保运动器材公司认捐了海沧两支农村文体队的活动器材,市台商协会副会长罗崇毅在海沧湾公园认养了8株垂榕、认捐了5辆公共自行车。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曾钦照还在一个小区当起了社区业主委员会主任,他跟街坊邻居说:“我到海沧投资生活二十多年了,把家安在这里,当然有义务把咱厝边建得更美丽!”

送“玫瑰”的义工

每周三的下午,台胞王欲荷都会到海沧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为来访的孩子和家长做心理咨询。周末,她还会去海沧阳光阅读花园做孩子们的“故事妈妈”,从口袋里变出的自制小玩偶,常常引来孩子们的欢呼。在台湾,王欲荷已经做了十几年的义工妈妈。前两年,一家人搬到厦门居住,安顿妥当后,王欲荷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操旧业”。

对王欲荷来说,当义工已经是一种习惯。这几年随着台商的不断增多,台胞义工也开始在海沧蓬勃发展起来。最初,是几个台商太太到长庚医院做义工。人数逐渐增多后,2009年,长庚医院义工队正式成立。此外,日月谷温泉酒店、君龙人寿等多家台企也成立了台胞义工队,志愿服务活动包括赈灾演出、探望孤寡老人等。海沧的“台胞义工志愿行”成为目前大陆唯一的台胞义工品牌。

去年,海沧率先在全省出台《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借鉴台湾相关经验,推出义工的培训上岗和奖励制度。海沧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办公室还与沁心泉社工中心合作,搭建义工之家,开展义工培训等活动。“台胞+志工+义工”三联动,已经成为海沧独具特色的志愿活动模式。

上个月,大陆首个两岸义工交流合作工作室在海沧成立。如今,“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义工理念正随着“台胞义工志愿行”的足迹,在海沧开枝散叶。

调纠纷的陪审员

在海沧,台胞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到大陆首家台资医院——厦门长庚医院看病。而如果遇到纠纷,海沧还有一家“专科医院”为他们排忧解难,就是两年前设立的海沧区人民法院涉台法庭,这也是大陆首个涉台审判专业派出法庭。该涉台法庭庭长曹发贵说,除了专业性,涉台法庭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高调撤率。原因在于法庭聘请了10位台胞陪审员。这10位陪审员都是在厦门工作生活近20年的老台商,在台胞中拥有较高威望。

台胞张先生是厦门一家台企的员工,因被无故辞退,一怒之下将公司告上法庭。承办法官先后主持了两次调解,均无济于事。在了解该案情后,台胞陪审员陈坤树自告奋勇,言其与该公司领导相熟,愿意去做调解工作。案情很快就有了进展,陈坤树分头谈心,倾听双方的声音,得到了当事人的充分信任。一个月后,喜讯传来,双方自行和解。

厦门市台商协会副会长、陪审员谢苍发告诉记者,有了台胞陪审员机制,台胞切实参与到庭审过程中,提高了司法的透明度,也增强了台胞对司法的信任度。此外,台胞陪审员还可以根据台湾的风俗民情及法规政策,给出建议协助法官判读,有效提高了审判效率。谢苍发说,台商在海沧投资,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这片土地的滋养;自己能够被选聘为陪审员,为当地尽一份力,是莫大的荣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