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跨越海峡的筑梦故事——台湾青年大陆创业记 新华社记者 他们中间,既有挺进城市的金融数据分析师、跨境电商,也有扎根乡村的文创能手;既有初到大陆、小试身手的“新鲜人”,也有子承父业、耕耘十载的“老资格”;既有投入巨资撬动市场的“大鳄”,也有默默经营路边店的“小咖”。 正在福建举行的第八届海峡论坛上,台湾青年“创客”引人注目。 当年轻的足迹跨越浅浅一湾海峡,当青春的活力搅动创业创新大潮,这样的人生注定不甘于平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这群年轻的打拼者迎来了“最好的时光”。具体到一个个创业者,故事里或许充满酸甜苦辣,但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告诉我们,做顺势而为的弄潮儿,梦想会发光。 就业与创业:不同的进阶方式,一样的“拼命三郎” 一开始,曾信轩是以台资企业友达光电有限公司的“台干”身份“登陆”的。儿子才三个月大,来自台湾嘉义的他就被派到厦门,一待三年,训练大陆员工,建立相关制度,然后“功成身退”,转战昆山、合肥、武汉等地,不知不觉已十年。 从“就业”到“创业”,进阶的念头开始浮现。做信息产业的曾信轩发现,这几年大陆互联网+的应用快速发展,远远把台湾抛在后面。十年磨一剑,他觉得创业时机到了! 环顾周遭“80后”“90后”创客,生于1976年的曾信轩调侃自己是“大龄创业”。他以“跨岸”命名自己的信息科技公司,打算做“秉持好产品的跨境电商”。最近,针对越来越多的大陆“运动达人”,他正力推一款能让人保持舒适体温的冰敷产品。跑客户、谈合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以至于他不得不强迫自己每周休息一天。 与“终于踏出创业这一步”的曾信轩不同,台湾小伙子郑博宇把自己定位为“就业者”。从2009年到2015年,他在大陆“蓄势待发”,最终在去年底被“挖”到创业公社这一北京市属国有控股创业生态运营商。作为创业公社台湾专区负责人,郑博宇的工作是帮助台湾青年到北京创业。 海峡论坛期间,郑博宇努力推介创业公社台湾专区。他说:“台湾年轻人来这里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不接地气,我希望帮助他们更好融入这个社会。” 生于1989年的孟宪霆也努力在两岸之间搭建青年创业桥梁。作为台商第二代,孟宪霆2012年接手父母在福州创办的两岸金桥(福建)就业训练机构。如今,除了大陆的机构,他还在台北、桃园、台中、台南、花莲等地设立了分部。 他告诉记者,计划三年内帮助引进一大批台湾人才到福建平潭和厦门等地。对此,他信心满满。“今年以来,我跑了台湾12所高校,初步估算就有300多名台湾大学生愿意来大陆试试就业创业的水温。” 是“一步到位”,还是“拾级而上”?成功创业没有单一模式。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鹏看来,循序渐进,构建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实习-就业-创业”的“进阶”模式,更切合大多数台湾青年“登陆”创业的实际,有助于提高成功率。 作为此次海峡论坛组成部分的“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主办方将安排20名台湾青年进入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的9家企业实习3天,让他们零距离体验两岸“创业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