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张冠华:推进两岸“南南合作” 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2017-01-13 07:41:19 李杰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首届“两岸南南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西柳州召开。(中国台湾网 李杰 摄)

中国台湾网1月12日柳州讯 (记者 李杰)今天上午,首届“两岸南南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西柳州召开。两岸“南南合作”是指大陆南方地区与南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两岸经济关系进入转型“阵痛期”,需要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让更多人受益,而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官方联系沟通和协商机制停摆,民间交流成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平台,而加强两岸“南南合作”,可成为创新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尝试。

张冠华指出,“南南合作与发展论坛”是社科院台研所与全国台研会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共同打造的促进两岸南部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主要是聚集两岸专家学者智慧,探讨两岸南部合作的方式创新与路径创新。

两岸经济关系步入转型期 影响巨大

张冠华指出,当前两岸经济关系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产生了相应的政经与社会影响。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深刻变革,新产业技术革命到来,两岸经济转型升级,经济下行压力,使得两岸贸易与投资动能减弱。近年来两岸贸易、投资增长趋缓甚至负增长,进入转型“阵痛期”。

其次,两岸经济关系由高度互补走向竞合,部分制造业领域出现竞争性发展,台湾岛内炒作“红色供应链”威胁,产生不良政治社会效应。

第三,两岸利益分配趋于复杂,容易被政治利用。当两岸经济在快速增长也就是“做大蛋糕”的时候,各阶层都获益明显,两岸经济交流获得广泛民意支持。一旦增长放缓,利益分配时的一些不均衡,就会被政治操作成“财团获益,民众无感”。同时,部分民众担心两岸经济过于密切会改变两岸关系现状,使岛内社会氛围对两岸经济关系看法,由过去的高度肯定,转向出现部分疑虑与信心不足。

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让更多人收益

张冠华指出,针对两岸间的这种新情况,应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提出要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这是一个新论述和提法。提出这个论述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当前两岸经济、社会交流出现的转型期新情况。

张冠华指出,两岸间的融合发展,目的就是通过加强增长,化解分配的不平衡。所谓的融合发展,一可以促进两岸经济整合,为两岸经济注入新动能;二可以避免不必要竞争,充分实现两岸优势互补;三是通过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交流、扩大参与,让更多的台湾人群收益。大陆的各项产业发展,台湾可以参与进来,通过嵌入式合作,实现两岸融合性发展。

推动“南南合作”创新民间交流

张冠华指出,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需要更深程度的制度合作,由于民进党执政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国台办和陆委会的联系沟通机制、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授权协商和联系机制停摆,从而使得民间交流成为未来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平台,而两岸“南南合作”,可成为创新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尝试。

张冠华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南南合作交流与发展”议题:

第一,“南南合作”可视为两岸“次区域合作”的一种形式创新或探索。可将加强两岸中南部地区或两岸相类似地区或部门间的合作为重点,着重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进两岸心灵融合。

第二,“南南合作”应更强调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交流,强调在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与条件相似区域或部门间实现融合发展,比如,两岸中南部在农业、传统产业、观光、社会文化方面相似度较高,有较大合作空间。

第三,加强两岸“南南合作”的民间交流机制与平台。应加强两岸县、市等次区域间以及各部门、领域的民间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时扩大现有机制与平台的功能与范围。如大陆的自贸园区等,可增加与台湾中南部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内容,扩大两岸社会经济交流范围,更多向中小企业和青年人倾斜。

第四,加强研究与实地调研,研究台湾中南部地区在两岸经济社会交流中的地位、利益等,了解两岸民间的更实际想法和看法,探讨两岸“南南合作”的切入点。

“两岸南南合作与发展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与全国台湾研究会共同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共同就如何推动台湾南部县市与大陆南部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南南”合作与发展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完)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在首届“两岸南南合作与发展论坛”上致辞。(中国台湾网 李杰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