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同样是名词的变化,诗人钟乔认为,从上个世纪90年代李登辉执政时,把“日据”改成“日治”,“这是一个关键性的事情”。因为“日治”隐含着“殖民有功论”,最近关于日籍工程师八田与一对台湾的贡献论,都是在这个思维下衍生的。 赵刚介绍,他的学生写论文用了“日治”。赵刚建议他:“如果用‘日据’有困扰,可改为‘日殖时期’。能不能用一个中性词语?”结果学生还是放弃了。因为一个词便讲出你的倾向,即使用“日殖”,也知道你本来想用“日据”,可能这份工作就不找你了。“语言已经不是中性了。”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常务理事萧开平认为,殖民统治“不让你用自己的语言,不让你读你想要读的系”。他说,早年台湾优秀的人才都去读医,是因为日据时期台湾人不能读政治、法律等人文专业。 赵刚表示,日本人或许为台湾带来了现代化,但日本非常刻意地不让台湾人进入现代性。他介绍,1911年梁启超到台湾来与知识分子座谈。当时台湾知识分子非常兴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计划、主义、思想等现代性思想名词。“日本人让台湾最高级的知识分子去学医,而能够让心灵独立自主的东西,日本人是不给你的”。 蓝博洲更认为,现代化也不是日本人主动给台湾的。“老一辈讲,你不能说,小偷来偷东西,把梯子留在你家,你就要感谢小偷的梯子吧”。 还下一代真实的历史 日据时期作家及社会活动家叶荣钟之子叶蔚南举了波多黎各的例子。他说,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战争后,波多黎各变成美国的属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为需要大量征兵,美国国会特别立法,让波多黎各人变成美国公民。叶蔚南说:“这和当初日本推动‘皇民化运动’一模一样……你被日本人征到中国大陆去杀自己的同胞,这是多凄惨的事情。如我父亲说,有时你需要忍泪欢呼。” 萧开平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站在这里,恢复我们的历史。把展览一场场办下去,还下一代真实的历史。”(孙立极文/图) |
相关阅读:
- [ 05-03]“严复与北大”专题展览在北大开幕
- [ 04-17]“见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在温泉博物馆举办
- [ 04-12]易烊千玺获赞全能少年 画怪兽开“巡回展览”
- [ 02-27]看展览 度周未
- [ 09-25]莫斯科举办国际灯光节
- [ 08-31]重温探索历史 古老锡制盘子重返澳大利亚展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