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入闽,如何先“深耕”再“生根”
2020-09-01 07:09: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林易达在首届闽台人才协作论坛上分享创业心得。 东南网9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新闻话题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有着深厚而独特的关系,是许多台青登陆追梦的首选地。后疫情时代,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在闽台青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融入福建,实现梦想? 在近日举办的首届闽台人才协作论坛上,多位在闽台青分享了他们从“深耕”到“生根”的历程和心得,为有意来闽发展的台青提供了有益建议。 ■特邀嘉宾 马彦彬 阳光学院台籍教师 陈柏叡 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台籍医生 赖政纬 平潭“台陆通”E线创业园总监 林易达 台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勇舜 好柿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善用平台 找准定位 记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在闽台青和有意来闽发展的台青该如何适应新变化、找准自己的定位? 马彦彬:2017年,我从台湾来阳光学院任教。当时,学校只有3位台籍老师,而如今已有20多位台籍老师。为加快台湾人才引进,阳光学院建立了“一个中心、两个不跨周、三个提前”的快速反应机制,为引进的台籍教师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事实上,为满足台青在福建创业就业的需要,福建各地都出台了认定台湾人才、引进台湾人才的办法,设立服务台胞绿色通道,还有各类台青就业创业基地提供“一站式”入驻服务。有意在闽发展的台青要善用平台,寻找合适自己的位置。 陈柏叡:18年前我跨海到大陆求学,自此便留了下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我能在福建落地生根有两个节点很关键,一是求学时通过港澳台联考,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就读临床医学专业,这个平台让我的人生有了一个高起点;二是抓住机会、踊跃应考,成为福州市事业单位聘用的首位台籍研究生,进入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像大陆职工一样享受同样的奖金、职称评定等待遇。在落实惠台利民措施方面,福建一直走在大陆各省份前列,当地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院校、医院等事业单位都提供了许多符合台青特点的工作岗位,有意来闽发展的台青可以根据个人的专长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岗位。 赖政纬:2019年5月,我来到平潭,在福建新通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台陆通”E线创业园总监之职,从事对台企招商孵化工作,帮助台胞台青在平潭创业、就业、实习、生活。仅2019年,就有52家台企入驻平潭台湾创业园。虽然今年发生了疫情,但我们仍引进了11家台企。在“台陆通”平台上,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台胞台企提供涵盖证照、政务、交通、通信、金融、生活共六大类36项便利服务。大陆互联网经济发达,台青登陆除了线下对接,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了解政策,寻找机会。 林易达:2014年,我在三明遇见了一支农业创业团队,他们希望引入台湾农特产品加工工艺,让果蔬变身休闲食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我与他们携手打拼了6年,看着企业从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小厂房,发展到如今2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产品种类繁多,并拥有SC认证、出口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我认为,在闽台青与其独自打拼,不如抱团发展,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借助好的创业平台,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接好地气 发挥所长 记者:在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台青展现出了文创的优势、创新的能力。但如果不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文化、生活与消费形态等,也会误判形势。那么,台青究竟该如何立足福建实际,发挥所长,提高创业成功率? 马彦彬:目前,大陆正在谋划“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将成为未来经济成长的重要支撑,新的市场机会就在眼前。近年来,我与其他台籍教师组成乡创团队,在永泰县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发现许多乡镇都希望引进台青创业团队,从事文创设计、社区营造、民宿改造、果蔬种植等项目。由此可见,台青所具备的文创优势、创新能力已得到认可。但与此同时,随着福建硬件设备及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台青不能光靠老本,需要与时俱进,要结合当地需求和风土人情,接地气、因地制宜才能办成事。 林易达:管理要本土化,创业要接地气,这是我在创业过程中最深的感受。2014年秋,我们在永安一个小山村开始建设公司的厂房和基地,没想到原本以为简单的事却碰了一鼻子灰。这主要是我把台湾的农业管理模式带入基地,却没有考虑到人文和环境的不同。此后,我们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交流,并为当地农户提供培训。如今,基地走上了正轨,农户收入也增加了,积极性也上来了。我觉得,台青创业一定要沉得下去,才能有收获。 陈勇舜:我在莆田和父亲打理一个农场。近年来,在仙游台创园的帮扶下,我们抓住基地临近九鲤湖风景区的优势,积极转型升级,将农场打造成了一座集农业采摘、苗木培养、婚纱摄影、露营垂钓、亲子体验等于一体的休闲农场。因此,台青要接地气,首先要放下原有的优越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事物,主动融入,积极作为,才能真正发挥自身优势,一展长才。 暖心帮扶 助力安居 记者:随着在大陆生活的便利性越来越高,许多在闽台青选择携家带口来到福建。近年来,福建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胞的政策措施,着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台青该如何用好政策,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呢? 陈柏叡:我的爱人是一位福建姑娘。2010年我们选择回福建工作生活。除了事业的发展外,在生活方面,我享受到了“五险一金”的同等待遇,住房公积金、医保、养老保险等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就连子女就学也有专门的政策来保障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说,定居福建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我认为,在闽台青可以关注当地台协、台联等台胞服务组织,需要咨询或遇到困难时,就会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帮助你,解决民生的基本需求。 林易达:2018年,我们公司进入投产阶段,但碰到了融资难的问题。在关键时刻,省市台办给了我们有力支持,多次出面与银行协调,最终顺利实现了转贷。今年7月份,公司自主研发的笋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正式启动,该项目被列入了2020年福建省重点技改项目,可以得到相关扶持。预计项目全面投产后,能够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并带动当地300户笋农增收致富。 陈勇舜:疫情防控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仙游台创园管委会都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这让我心里有了底气,也对今后继续发展休闲农业更有信心。当然,所有的奖励、补助,只是促进成功的一种手段,最为关键的还是台青自身要努力打拼,才能把握住机遇,分享大陆的经济发展红利。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