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评论之二:前世今生,期待《富春山居图》真正早日实现“山水合璧”
2021-06-01 17:27:27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陈玮 作者:【题记】 十年合一卷,两岸话团圆。今年是《富春山居图》合璧十周年,事实证明,两岸融合发展大势不可逆,两岸同胞走亲走近不可挡;两岸同胞感情无惧分裂势力干扰阻碍;两岸融合发展前景愈发可期。中国台湾网将全程参与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指导,在浙江举办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十周年纪念会及相关配套活动,并推出系列重磅评论,此为第二篇。 10年前,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一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幕。 《富春山居图》这幅传世名画,自从被焚裂为《剩山图》与《无用师卷》两段后,至此实现了最隆重的一次重逢。 当时,距它的诞生已有660多年,被焚断后360多年,分藏海峡两岸也有60多年。 10年后,202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合璧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杭州举办,再次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热切关注。因为,从10年前的那场合璧展出开始,这幅画就不仅仅是一件艺术珍品,同时成为两岸相连的一个文化象征。 在台北与杭州相隔10年分别举办的这两场文化盛事背后,不仅凝聚着参与者、促成者的积极努力和美好祝愿,也寄托着更多民众“两岸合一”的殷殷期望。 由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约完成于1350年,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该画在明朝末年后不幸因火焚而断为两段,经修补后前段称《剩山图》,辗转流落民间后,于1956年落户浙江省博物馆;后段《无用师卷》原藏于北京故宫,半个多世纪前随故宫南迁文物一起辗转到了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次《富春山居图》合璧十周年纪念会,作为今年以来首个大型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主题为“画合·梦圆”。而我们相信,从“山水梦圆”到“两岸梦圆”,是纪念这幅传世名画“合璧”的最大意义所在。 首先,这幅传奇作品的命运,恰恰可以与两岸关系作一个对照。 《富春山居图》本是一幅画,却被人为地隔绝分开;如同两岸原本是一家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此外,这幅画之所以有“合璧”之说,归根到底在于《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原本就是一幅作品;这就如同现在的两岸虽然暂时分隔,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从未改变。 10年前,《富春山居图》在两岸的共同推动下,短暂地“合璧”了一次,成为文化界的一场盛事;而两岸分隔了几十年的骨肉同胞,也在期盼着真正的团圆。 其次,《富春山居图》能够“合璧”,是因为两岸有共同的中华文化记忆。这是根深蒂固融化在两岸同胞血脉里的心灵认同,不会因为岛内的“台独”势力挑拨而改变。 最近30年来,岛内“台独”势力大搞“去中国化”,篡改历史,限缩两岸交流,妄图自断中国文化的根脉,毒害台湾民众,将台湾年轻人洗脑成所谓的“天然独”。 然而通过合璧十周年纪念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依旧是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和心灵归属,两岸人民血脉同根、文化同源,铁的事实是“台独”用谎言掩盖不了的。 《富春山居图》的“合璧”,是两岸有识之士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共同使命的感召下,对文化艺术史上一桩缺憾的补救;同时也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交流融合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让更多的两岸同胞加深了解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增加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自觉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 第三,名画“合璧”是中华文化之福,而两岸“合璧”则是中华民族之福。 《富春山居图》自问世以来,虽然命运多舛,历经战乱、盗卖、火烧等劫难,但仍然能够流传至今,得益于历代有责任感的收藏机构与收藏者的悉心呵护,最终才能实现“合璧”。 同样道理,当前两岸关系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波折,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智慧勇敢,生生不息,虽几经曲折浮沉而依旧能够浴火重生,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相信两岸中国人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相信,在中华文化联结之下,两岸定会最终实现完全统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绩。到那时,江山无缺,同胞团圆,《富春山居图》才能够真正早日实现“山水合璧”。(文/石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