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公益梦 爱在新家园——台胞陈肃肃的福建故事
2022-04-22 08:46:4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作者:全幸雅陈肃肃(中)与朋友在讨论公益亲子国学班课程方案。江信恒 摄 东南网4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全幸雅)“你来啦!”“请进请进!”周五傍晚,在平潭海潭街道城中村公益亲子国学班的教室门口,国学班组织者之一、台胞陈肃肃面带微笑,向孩子和家长们点头致意,还不时蹲下身子与孩子说上几句。 出生在台湾新北市的陈肃肃,因热心社区服务,与公益结下半生缘,曾在台湾做过12年的社区里长。2019年,退休不久的陈肃肃收到平潭第八届共同家园论坛的邀请函。尽管之前不慎摔断腿行动不便,但她仍然坚持拄着拐棍,乘坐“海峡号”来到平潭。“一路上,‘海峡号’的工作人员对我格外关心照顾,让我感到非常温暖。而平潭的北港村、台湾小镇‘台味’十足,也让我觉得很亲切。”对于平潭,陈肃肃感觉“就像家一样”,希望发挥余热的她萌生了来平潭生活的想法。 同年,通过招聘考核,陈肃肃成为城中村的一名社区营造师。推广垃圾分类、开办公益讲座、参与防疫志愿服务……陈肃肃是村民们眼中的“大忙人”。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要数开办公益亲子国学班。 一到平潭,陈肃肃便加入了两岸国学文化义工进修班。“我从小就喜欢国学。”在电话里,陈肃肃给记者唱起了岳飞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她说,自己在台湾当里长时开办过国学班,用吟诵的方式讲授四书五经,如今到平潭继续推广国学,让人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城中村村委会特地腾出一间会议室,给陈肃肃当教室。被陈肃肃的热情所感染,平潭第二实验小学的陈朝华、张涛两位老师也加入志愿服务队,负责授课。为了让更多孩子来学习,陈肃肃拿着《弟子规》等国学课本,走遍了附近的商铺和街巷,挨家挨户介绍授课内容。“我们是义务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妨来听听看?”临走时,她总会发出诚挚的邀请。 经过陈肃肃的不懈努力,城中村公益亲子国学班开课了。周五周六晚上教授《论语别裁》,周六早上教授《弟子规》等。 “君子易事而难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教室里,20多名孩子齐声朗读《论语》的经典段落,张涛解释说:“君子追求的是道义,他会量才用人,不会求全责备。大家想想,要求一个人的品德、才能、知识全都一流,有可能吗?” “不可能!我们要看到他人的长处,学会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人心齐,才能泰山移。”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时而让家长们莞尔一笑,时而引得大伙儿拍手叫好。 国学班既传授知识,也陶冶情操。“现在孩子们在路上远远地看到我,都会喊‘老师好’。孩子们在课后分享各自的点心时,一定会先给在场的父母、师长。”张涛说,国学对孩子们人格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 改变孩子们的不只有诗词文章,还有陈肃肃充满爱心的言行。陈肃肃为国学班组建了微信群,遇到特殊情况需调整课程,她都会在群里发布课程提醒。每次上课前,她都会提前至少半个小时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家长和孩子。下课后,如果家长来不及接,她会把孩子挨个送回家。 一次,陈肃肃发现一个孩子有轻微的语言障碍和多动症。从此以后,每当孩子的父母不在场,陈肃肃都会坐在孩子身旁,对照老师的讲解,一字一句地指给他看。有时,孩子突然起身发言,尽管磕磕绊绊,她也从不打断,而是笑着鼓励说:“慢慢说,我们都在听你讲。”一次次的悉心陪伴,让孩子逐渐敞开了心扉,他常常把自己的画和零食送给陈肃肃。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许多家长也被陈肃肃的爱心和真诚所感动,如今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都会打电话邀请她来家里吃饭。“不少家长鼓励我,希望把公益亲子国学班继续办下去。”陈肃肃说,一路走来,她看得到人们对她的友善和接纳。 开班两年多时间,学《论语》、读唐诗宋词已成为许多城中村孩子过周末的方式之一。“在大陆,我找到了公益事业的‘第二春’,也爱上了新家园。”陈肃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