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共同产业共同家园
2023-09-26 16:11:26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厦门—台北两岸“三通”跨境电商快线。 一湾浅浅的台湾海峡,挡不住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特,因台而设,始终牢记使命,走在大陆对台交流合作的第一线、最前沿。 近年来,福建厦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对台工作部署和福建省委、厦门市委工作要求,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如今,厦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两岸交流交往最活跃平台、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成为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典范。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专门章节提到支持厦门与金门加快融合发展。这是对近年来厦门对台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和鼓励鞭策,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厦台胞台企深感振奋、备受鼓舞。 做好对台工作,是厦门经济特区与生俱来的使命。厦门市委台港澳办表示,要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充分发挥厦门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共同产业、共同家园,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上再立新功,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通促融:厦金“同城生活圈”正在构建 今年7月4日,金门人蔡弼凯成为厦金航线开通以来的第2000万名出入境旅客。他笑着说:“太幸运了,这一刻我见证了历史。今天是幸运的一小步,却是两岸交流的一大步。” 在厦门工作的金门人卢莉莉,是厦金航线的常客。“很便捷,半小时就能到,往返船票只要300多元。如果没有这条航线,我们得乘飞机经台湾回金门,来回要花上万元。”卢莉莉说。 来源:厦门晚报 从0到2000万,厦金航线成为民众口中两岸人员交流往来的“黄金通道”,书写下两岸交流往来的“进化史”。据统计,厦金航线客流量占两岸“小三通”总客流量的90%左右。 《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厦门与金门加快融合发展,实现金门居民在厦门同等享受当地居民待遇。厦门大学台湾教师黄裕峰欣喜地说:“这是金门同胞期待已久的政策,大家无不拍手称快。” 这些年,厦门致力于以通促融,已成为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厦金“同城生活圈”正在构建,金门已成为厦台跨境贸易的货物中转集散中心,厦金基础设施联通加快推进,厦金通电、通气、通桥项目的厦门侧工程进展顺利。 对台贸易规模也随之扩大,两岸金融合作不断创新。成立两岸首家合资证券公司、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引进大陆首只台商海峡两岸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大陆首个台企金融服务联盟,199种台湾商品实现源头管理、口岸验放、快速通关,台湾商品经中欧(厦门)班列出口实现常态化。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起伏变幻,厦台经贸合作始终稳健前行。如今,厦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近11000个,引进20多家台湾百大企业,6家厦门台企和台资参股的厦门银行在大陆上市。厦门口岸的台湾水果、休闲食品、酒类、图书等进口量稳居大陆第一。 以惠促融: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典范 几个月前,台湾小伙子陈柏源成为首批进驻厦门市两岸青年新媒体就业创业基地的代表。 他在大陆已是知名网红,推出了一系列说唱作品,在网上受追捧,全平台粉丝数量突破350万。基地配备、提供的共享直播间、产业上下游资源,让陈柏源感叹“为自己的创作赋能”。 台北青年徐冠胜在厦门深耕移动机器人和机器视觉研发,发展势头良好,业绩稳健增长。他说:“厦门给我们很好的生活环境、发展条件,政府的补助看得见、拿得到,市场的开放性也感触得到。” 作为最早一批到大陆创业的台商,建霖集团总裁陈岱桦把一家小厂做成大企业,从一台注塑机起家成长为卫浴行业的标杆。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建霖集团不断转型升级、增资扩产,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近年来,福建厦门致力于以惠促融,率先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支持台企扎根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和职业资格采认,加大对台引才力度,已成为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典范。 出台大陆首个地方版同等待遇政策“厦门惠台60条”,将台胞纳入社保体系,率先支持台胞购买保障性商品房,成立大陆首家两岸律师事务所联营办公室、首家台资海员外派机构、首个全台资网约车车队,允许台胞按内资企业注册公司,选聘台湾特聘专家(专才)610名,260多名台湾人才通过职称考评,近150名台湾人才获得直接采认职业资格。 以情促融:两岸融合发展中的“厦门温度” 台湾规划师李佩珍原本打算在厦门待一年,乡村营造的合作项目一结束就回台湾。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待就是近10年。 “这里的土地会黏人,现在,我的心已被牢牢黏住了。”李佩珍带着60多位台湾年轻人,与当地青年一起深入村庄,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筑梦于厦门乡野,就此扎下根来。 这些年,厦门致力于以情促融,构筑丰富交流平台,提升涉台服务水平,持续办好海峡论坛等重大两岸交流活动,成为两岸交流交往最活跃平台,构建起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 每年举办各类两岸交流活动100多场,其中海峡论坛成功举办15届,参与台胞近14万人次。依托乡音乡情优势,打造郑成功文化节等“一区一品牌”两岸民俗交流活动,获批3个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设立厦门市台胞服务中心、台胞台企服务专窗、台胞驿站等涉台服务机构,获批8个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台青范姜锋从“追梦人”到“摆渡人”,创办的服务公司协助2万多名台湾青年到大陆交流,帮助数百个台湾青年创业项目落地。感受到“第一家园”魅力,范姜锋把厦门称为“台湾青年到大陆逐梦的首选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两岸融合发展中的‘厦门温度’。”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说:“厦门对台胞台企释放出的善意、诚意与情感,让我们对‘血脉相连的骨肉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越来越多的台胞愿意到这里生活、创业、打拼。” 如今,超过12万名台胞常住厦门,众多台胞主动当义工,参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入本地生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