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_ > 闽台交流 > 正文
让偏乡开满希望之花——闽台青年的新康村乡建乡创故事
m.folksfolks.com 2024-04-02 08:46:12  刘深魁 李烈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来自城市的亲子团游客在新康村开展研学旅游。

image.png

在新康村两岸乡创乡建IP馆内,范姜锋(左三)向游客介绍新康村风光和文创商品。

东南网4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李烈)清明时节,春意盎然。一个来自南平的亲子团从大巴缓缓走下,经过两个小时的蜿蜒山路,原本兴起的睡意被眼前的景色唤醒:清一色的白墙黑瓦住宅,一幅幅可爱精神的“小红军”卡通画跃然墙面,给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带来一股活力。沿着整洁的村道往里走,更多的卡通画、卡通路牌“蹦”出来,让这座小山村多了几分现代美。

这里是新康村,一个距离政和县城最远的革命老区基点村。因为闽台青年的到来,这里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撩开面纱惊人艳”。

无中生有

“开春以来,已经接待了好几拨客人,一到暑假更火爆!”新康村党支部书记吕承喜说。

一个地处偏远的小村落,何以吸引一拨又一拨游客?

事情还得从两个年轻人说起。2022年,以大陆青年雷希颖和台湾青年范姜锋为主的大话熹游两岸团队来到新康村,开展“陪护式”乡建乡创服务。要从何处落笔,绘好这幅工笔画,成为二人首先思考的问题。

“第一印象就是‘三无’村,无优势、无特色、无潜力。”第一次登门造访,新康村给了大家一个“下马威”,雷希颖和范姜锋犯了难。

如何无中生有,促进乡村发展?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一张考卷。

盘点资源,摸清家底,成为“破题”的起手式。雷希颖和范姜锋带着团队,一头扎进了村里。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新康村红色历史悠久,曾是中共寿政庆中心县委所在地,许多革命前辈在这里留下过战斗足迹,“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的精神根植于这块红土地”。

“跟沿海乡村有资金、有市场不同,新康村有红色资源,却乏人问津,想要出圈,最重要的是引流。”二人一合计,决定靠文化创意来引流。

近年来,福建在大陆首创以乡建乡创为主要内容的闽台合作模式,吸引了一大批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扎根基层,参与乡村振兴,范姜锋正是其中一员。“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村落多,发展乡村振兴必须打特色牌、走特色路。我们也想打造一个‘新康样板’,为其他山区村落闯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雷希颖的思路,跟他不谋而合。“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资源,像一块块璞玉,关键是因地制宜。互联网时代,流量既是一种全新的资源,也是一种乡建乡创的手段。”雷希颖认为,通过文化IP的打造并与乡村联结,能够让流量更好地赋能地方发展,“把网络流量转化为村落‘留量’”。

“小红军”IP火了

说起打造IP,雷希颖和范姜锋早已轻车熟路。

早在2015年,他们的大话熹游团队就结合朱子文化,为南平成功打造了“朱子文化IP”,探索出“互联网+本土文化赋能地方发展”的模式。如今,卡通朱子已成为南平的城市文化IP,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作为土生土长的政和人,雷希颖更懂得打造“村IP”要与在地文化相结合。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他们决心围绕新康村的红色文化历史,打造“小红军”IP。

“首先要将IP做得生动、有趣,跟卡通朱子一样,这样才能吸引年轻人和小朋友。”在雷希颖看来,不顾山高路远也愿来新康村付费体验的,恰恰也是这一群体,“跟很多网红打卡点一样,把新康做成红色IP网红打卡点,一定会有人气。”

台湾文创产业发达,IP形象的设计,落在了范姜锋和他的团队身上。

“根据目标客户,我们选择‘小红军’卡通IP,用这种生动、具象化的方式呈现红色文化,游客第一眼就能记住并喜欢上这里,然后会二次、三次传播。”范姜锋说,大数据时代要为乡村找到引流的密码,而“小红军”IP正是新康村的密码。

如何让流量变“留量”?带着思考,二人在村子开启了一场大改造:设置红色打卡点,红军井、红军路、红军菜园、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等陆续出现,让村子有看头;开辟亲子农耕体验区、星空露营区等,父母带着孩子体验采茶、插秧、捉泥鳅等农事活动,夜晚还可以篝火烧烤、露营赏星空,让村子有玩头;面向城市家庭推出“新康红·农文旅体验营”,并设计“小红军集红色徽章”等游乐项目,为村子带来活力;营建两岸乡建乡创IP馆,开发“小红军”文创伴手礼,如“小红军”搪瓷缸、书包、行李箱以及吊瓜子、辣椒酱等周边商品,盘活地方资源,带动农产品销售,培育乡村特色产业……

“简单地说,就是‘红色文化IP引流,亲子农文旅体验变现,两岸团队协作运营’,做到引流有招、留客有道。”雷希颖希望更多城市的游客能到新康村打卡,住下来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从“网红”到“长红”

短短一年,新康换上了“俏模样”,从“三无村”变成“网红村”。截至目前,新康村累计接待300多个亲子研学团、红色文化体验团,2万多人次前来打卡旅游。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翻了番,从前些年的每年几万元增加至去年的54.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去年,新康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福建省金牌旅游村”,蹚出一条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小红军’文化IP深受大家喜爱,游客越来越多,产品也卖得越来越好。”村民李春兰之前在上海务工,看到村里的好光景,决心回乡创业。

村民周慈嬉此前跟丈夫在浙江经营一家小超市,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生意也一般。2022年,二人瞄准越来越火热的乡村游市场,回村承包了长者食堂和民宿,如今生意越来越红火,年收入翻了好几番,还为村里的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雷希颖和范姜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去年,他们捐出当年的全部盈利共计12万元,用于支持新康村的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范姜锋深以为然。在他看来,光是线下接待团客还远远不够,拓展线上渠道才是新康从“网红”到“长红”的未来。

新康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吊瓜种植面积达数百亩,产出的吊瓜子饱满大粒。此外,茶叶、菌菇、土豆、地瓜等蔬果也质量上乘。游客来村里玩,这些土特产跟“小红军”IP结合后,制作成的伴手礼广受欢迎,游客也希望这些好物能在网上销售。

这让雷希颖和范姜锋看到了新机遇。让农产品上“云端”,借助互联网驶向更广阔的市场。今年初,二人打造的闽台青年融合数字文化IP综合馆在政和县开馆,其中,数字技术是重要支撑。“我们有成熟的直播团队,新康有很多特色农产品,都可以通过线上直播推广。而线上的推广,又会带动线下的客流和收益,让新康村越变越好。”范姜锋透露,直播间已经建好,下一步直播团队将入驻新康村,未来还将推出AI数字人24小时直播带货。

新康村“红”了,雷希颖和范姜锋更忙了。这对“闽台合伙人”期盼把文化IP和数字经济的理念“嫁接”到更多的村落,让山区乡村开出更多希望之花。

责任编辑: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