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9 16:37:39 来源:海峡导报 责任编辑:张静
珠光青瓷 30岁传承人 复烧两宋时期珠光青瓷 从2001年读大学时喜欢上珠光青瓷,到2010年投资100多万元“复原”珠光青瓷,再到把自己的瓷器产品远销俄罗斯和东南亚,三十出头的同安人庄友谊已“追瓷”17年。 但他依然未停歇,因为他还有梦要圆:“借‘一带一路’契机,重塑前人辉煌,再次把同安的珠光青瓷推向海外市场!” 珠光青瓷是同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同安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见证。600多年来,珠光青瓷的烧制技艺曾一度失传,让人惋惜。 “如果复烧出来,完全可以打造成厦门的伴手礼,甚至成为厦门的名片。”2010年起,从事旅游行业的庄友谊从心动变成行动——倾尽所有,走上了复烧珠光青瓷之路。 然而,复原烧珠光青瓷的路,远比庄友谊想的要艰辛得多,“仅研究配方时,我就整整花了11个月的时间,烧毁了200窑以上、数万件的样品”。不断地尝试,但最终烧出来的样品都跟珠光青瓷的枇杷黄效果不一样,庄友谊投入的十几万元跟着打水漂。当他在2011年烧出类似枇杷黄珠光青瓷的样品时,专家表示,样品做得太精致,缺少珠光青瓷本身所带有的质朴气息。 为此,庄友谊只能重新找材料进行配方,其间经常找专家请教,查阅资料,最终他用草木灰及汀溪窑一带的土进行试验。2012年,数百次的尝试之后,终于让他烧制出接近两宋时期的珠光青瓷。 76岁老渔民 见证沙坡尾繁华景象 走进厦港沙坡尾,走入避风坞一带,在骑楼之间,走上石板路,凝望嵌入地面的拴船铁环和闽南胭脂砖,你就走进老厦门。 阮家,四代渔民,与大海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也见证了沙坡尾的变化。“沙坡尾因为渔民而繁华,卖鱼的、买鱼的,这边吆喝,那边讨价,可热闹了。”三年前阮素心上岸,她笑说,为自己的渔民身份感到骄傲。 76岁的阮素心住在料船头街一栋百年的老宅,房子不大。在她家里,现在还有很多打鱼的工具,都是她的心头宝。阮素心一家7个兄弟姐妹,她排行中间,兄弟姐妹大部分也都是渔民。“我就出生在渔船上,从小就跟着父母去打鱼,挺喜欢的。”回忆起打鱼的日子,阮素心要讲的话可多了。”阮素心介绍说,每次出港,他们都要带足物料,汽油和饮用水是最重要的,要是这两者哪个缺乏了,就得回来了,“我们捕鱼的范围也比较广,有时候到上海、舟山附近,有时候到海南岛,有时候也去金门附近”。 后来,阮素心也嫁给了渔民,“后来我的两个儿子也跟我一起打鱼了”。 每次打鱼回来,阮素心最开心。“沙坡尾都是满满的渔船,可热闹了。”阮素心介绍说,以前船只来来往往的,很多国外的产品也会从这上岸,而厦门的一些商品也会走向世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沙坡尾大船50多只,周边前去停靠的小渔船更多,一片繁华景象。 如今,沙坡尾成为新的文化地标,游人如织,或拿着相机、手机,信步漫游,寻找当年的历史痕迹。 专家说 中国茶从厦门走向世界 诚如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所言,厦门港口刚刚兴起的航海贸易,立即与欧洲市场挂上了钩,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世界贸易体系。 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认为,中国茶从厦门港走出去变成世界饮品,是厦门的一大贡献,根据中外资料及学者的研究成果,厦门是“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 他建议,厦门应当建成国际性的“茶都”,成为中国茶叶集散地和启运港;建造一座茶文化博物馆,设立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借力“海上茶叶之路”,开展茶文化旅游。 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年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同安或厦门运出去的东西,主要的并非丝绸,而是瓷器,尤其是珠光青瓷,“汀溪窑的产量那么大,说明当时厦门的瓷器很受欢迎,陶瓷业是厦门人的骄傲!”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原会长、厦门大学教授叶文程说,同安是“珠光青瓷”的故乡,历史上其所生产的同安青瓷,文化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厚,誉满海内外,为我国陶瓷文化的发展,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和交往作出重要的贡献。 叶文程建议,应立即着手抓紧制订“建设同安瓷文化产业园区”或“同安瓷文化创意园区”规划,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同安瓷文化园区建设好;同时,开发古窑瓷器文化创意产品,打造瓷器古窑旅游一条线。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