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2 19:11:59 来源:青岛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畅
旗袍故都,是历史考量,是自信和希望,既有对城市文化地位的展述,也有对学术研究的新期待,值得期许。旗袍在盛京生成发展,并以盛京为源头流行全国走向世界,传续至今近四百年,其影响力持久、广泛,所以旗袍故都在盛京,是客观的历史实在。 1636,是后金改大清,天聪汗改称崇德帝的起始之年,是紫气东来社会大变革之年。前此两年,沈阳已改称盛京,且又从后金之都城自然顺成为大清的政治首都。其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城市规模都是新朝第一。同理,旗袍在盛京诞生并制度化,并成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1636也是旗袍推行的开启之年。同时,渐次积累而成的旗袍文化是盛京城市文化的特色。 旗袍初生既有两大特点,一方面,款式以满为主、兼收汉族、蒙古族,形成独特样式。另一方面,从材料的角度(面料、花式、)、工艺加工等,有许多对汉族文化的吸纳。因此,必需要建立严格的识别系统,即要把握严格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要回答:是不是旗袍,是否符合等级规范、款式样式,能否普及和推广等问题。盛京时期旗袍的生产是巨量的,有皇帝后妃、王公大臣,朝服、官服、军服等需求,已开设官办作坊进行加工,没有严格质量标准的生产是不可以的。盛京时期,旗袍又是兼及男女外衣长袍的泛称,其量可推。其特点是合上下衣为一体,较之传统女真族袍服更加简洁轻便的新式旗袍。功能上,有单、夹、棉、皮和衬绒、丝绸(单、棉袍)之分。且腰身宽松、平直,袖口宽大,衣长至脚踝。还保留着左衽、无领、四开襟、束带、窄袖等特色。入关,朝袍、蟒袍、官袍、战袍等级更加森严,礼服、行服、常服更趋复杂,识别系统不断强化。 清中后期,旗袍逐渐成为女装的专属。嘉道以降,旗袍面料更丰富,款式求新,扣缀右衽、下摆开衩、起元宝领;有的领高盖住脸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裾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旗袍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致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旗袍在传续中变革,在变革中发展。 旗袍品类丰富、制度完整,特别表现在行为习惯的坚守。传续是时间的积累,是行为识别的考量。社会生活中,旗袍的普及、发展是客观的历史实在。而保持这种实在的关键则是行为习惯的建构。即,着装旗袍必需遵守有关制度规定,必须注重场合、职业、年龄、地域和本人身体条件、气质特点等。不能唯美不成反露丑,不能高雅不成反尴尬。穿着旗袍不仅要有思想认同,而且要有行为实践。同时,行为习惯的建构有了道德考量的外延。 另外,旗袍行为习惯的研判也呈现出多个阶段特色。一方面,带动发饰、靴鞋、帽及佩饰等整体变化(多民族工艺、审美情趣互相交融)。另一方面,出现旗袍相关礼仪,以及不缠足的新风俗(这几乎是妇女解放的进步),从而民族融合深度加强,旗袍文化开始系统化。 民国及今,旗袍文化有了新活力。除旗袍仍是女人专属以外,款式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在沈阳很多家庭都有旗袍裁剪、制作的高手。那细密平整的针脚几乎看不到。那新颖独到的盘扣、精致的滚边、得体的啃脚,舒服得体令人啧啧称赞。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