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正文

7月30日,《丝路花雨》云端全球首播

2022-07-29 15:23:25 作者:李萍 来源:新甘肃 责任编辑:林华黎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萍

这将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这将是一次科技赋能的艺术盛典。

这将是一次文化惠民的“云端”呈现。

这也是一次新媒体直播与经典剧目牵手的有益探索。

7月30日,大型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将通过新甘肃客户端视频号全球首播。这也是一个公益性文化“大礼包”。观众只需支付1元钱,就能领略《丝路花雨》的魅力。

从千年前恢弘的敦煌气象,到今天5G智慧剧场的绚丽绽放,《丝路花雨》将为我们描述怎样的故事?

9b030518afdef441f9c241a34930f17.jpg

经典永存 《丝路花雨》让敦煌“活”起来

《丝路花雨》,以唐代商贸繁华的丝绸之路为背景,讲述了画工神笔张、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舞剧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歌颂了劳动人民创造敦煌文化的光辉艺术形象,赞美了古丝绸之路中外各族人民友好往来、民心相通的动人故事。

《丝路花雨》,创排于1979年,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被誉为“东方的《天鹅湖》”“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自1979年首演以来,先后赴法国、意大利、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演出3800余场,观众达500多万人次。

18de670f991a3a23dbb240253b288c8.jpg

而作为敦煌舞开山之作的《丝路花雨》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魅力?

1977年,甘肃歌舞剧院的一批老艺术家冒着严寒,坐上绿皮火车前往莫高窟收集资料。敦煌莫高窟的2000多尊彩塑,4万多平方米壁画,数不清的经卷资料,让艺术家们喜出望外。在“海量”资料中,艺术家们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造型作为“母版”。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打磨修改,1979年,一部展现丝路、敦煌文化的舞剧《丝路花雨》出现在世人眼前。

经过多次改编,《丝路花雨》从舞姿、配色、配乐、乐器不断优化,逐渐绽放敦煌一眼千年的魅力,受到了世人瞩目。

ee54dc096d9d4a36ab3873d2352e481.jpg

1982年,《丝路花雨》荣登世界著名大剧院——米兰斯卡拉大剧院,成为亚洲第一个进入世界最高艺术殿堂的演出团体;2008年,作为重点剧目晋京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献礼演出;2017年,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为中哈旅游年闭幕式演出;2018年,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纽卡斯尔、悉尼为“舞动中国”品牌项目演出……演出后,屡屡在海内外掀起“敦煌风”“中国潮”,创造了中国舞剧之最的骄人成绩,也成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艺术和丝绸之路历史的桥梁,是甘肃省乃至全国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丝路花雨》曾先后获得中国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国家文化部“中国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荣誉,2004年10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

7f7299c5acbb860b8e828211e0baacb.jpg

云端演出 为经典文化传承提供更广阔空间

当前,数字文化体验成为新流行趋势。线上看展、“云端”演唱会、数字博物馆……如今,文化上“云”已逐渐成为新风尚,日益丰富的数字文化活动在不断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新的文化体验。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甘肃新媒体集团联合甘肃演艺集团、甘肃省歌舞剧院,坚持科技赋能,创新使用新媒体技术,将《丝路花雨》搬上“云端”舞台,打破传统演出平台固有限制的同时,打造了“新兴媒体+经典艺术”的文艺新样态。

6f8be91ee48416e32d4c1626824823c.jpg

《丝路花雨》全球直播,是创排43年以来首次线上播出,也是甘肃首次尝试将经典剧目上线“云”呈现。线下剧院与新媒体技术一次精彩的“碰撞”,将开启甘肃经典剧目线上演出的先河,探索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文艺演出的新生态。把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优质作品从线下搬到线上,文艺演出通过直播拓宽了舞台。通过更为广阔、更新表达的网络空间,也为经典文化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9ed079add0df005be6d1caf3a820ced.jpg

线上“惠民” 让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舞剧,“复活”了沉睡千年的敦煌,将一个个静止的敦煌壁画,演练成了灵动的舞姿;科技,让敦煌壁画从此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它飞出了洞窟,走向了人民,奔向了世界。

随着5G、VR技术的普及,文艺演出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线上文艺演出与传统线下演出相比,更加便利,让更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盛宴。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群众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演出,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高雅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

更多>>人物志
更多>>专题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