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11:59:51 作者:郭斌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冯韵
获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福州三坊七巷游人如织。本报记者 林辉 摄
莆仙戏《踏伞行》剧照(资料照片)
“遇见世遗”活动在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举行。本报记者 王毅 摄
百名惠安女用“惠安影雕”的独特方式,宣传“福”文化,祝福祖国。本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欧阳荣华 摄
2021年7月25日,在世遗泉州遗产点洛阳桥及桥南古街,群众自发举行文艺表演,共同庆祝申遗成功。本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叶金玉 杨福安 摄
在上月闭幕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由福建省文旅厅指导、莆仙戏剧院演出的莆仙戏《踏伞行》摘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是我省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项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全方位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坚持文化惠民,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年来,我省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坚持艺术为民,实现福建文艺创作铸“高原”塑“高峰”。莆仙戏《踏伞行》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之外,还有芗剧《保婴记》、高甲戏《大稻埕》、闽剧《生命》等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闽剧《双蝶扇》、芗剧《谷文昌》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年度重点扶持剧目。全省文化系统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让艺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文化遗产亲民,着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成功举办;“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省世界遗产数量达5项,位列全国第2。
持续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三明万寿岩遗址入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泉州永春苦寨坑窑址跻身“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闽侯昙石山遗址登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创建非遗体验基地,掀起非遗保护传承热潮。我省现有世界级非遗项目8个,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实践为我省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以推动福建特色文化创作为重点,我省组织实施了系统性规划、导向性明确、主旨性鲜明的文艺创作,引导全省文艺界以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形式,书写“记得住乡愁”“美丽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等福建故事,创作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推出了一批富有福建特色、福建风格、福建气派的优秀作品。
深耕百花园,秀色满乾坤。十年来,我省以新思维、新举措、新成效厚植文艺沃土、培塑文艺人才、打造文艺阵地,文艺闽军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闽派文艺”在全国叫好叫响——首次荣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实现了在该奖项上的历史性突破;蝉联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三获曹禺剧本奖,连续五届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美术,获全国美展金奖;舞蹈,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第一名;歌曲,近三届“五个一工程”奖都榜上有名;民间文艺,多次荣获中国“山花奖”;书法,摘得“兰亭奖”;摄影,时隔11年再次获得“金像奖”……
作为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近年来,我省持续打造文化标识体系,广泛开展系列“福”文化创作、宣传推广活动,深挖“福”文化内涵,讲好“福”文化故事,全省上下形成了关注“福”文化、参与“福”文化、乐享“福”文化、发展“福”文化的浓厚氛围。
“逛福山、游福水、听福戏、拍福照、购福礼、开福运、玩福潮。”国庆期间,我省各地在做好科学精准防控疫情的基础上,丰富假日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全省累计推出300余场文艺演出活动、257场群众文化活动、263项旅游主题活动及128项优惠措施,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38场、“喜迎二十大”主题文艺演出超百场。福建人假期无需远行,周边走走,就能收获满满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