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 11:46:02 作者: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冯韵
文石村紧邻闽江河口湿地。
“梅花出美女,文石好道头”这句古话在长乐民间流传已久。其中的“梅花”指的是长乐梅花古镇;“文石”指同在闽江口的长乐潭头镇文石村,“好道头”则彰显了文石村文风兴盛。
文石村三面临海,曾是海防要塞,紧邻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也是闽江口的重要港口,地理位置优越,人文积淀深厚,古迹遗存丰富。
近年来,文石村深入挖掘古迹资源和乡风文化,将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有机统一,全力打造旅游名村。2021年,该村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
牛山妈祖石像。
文石村停车场。
登文道。
游客在文石村花海拍照。
地处闽江口 古迹遗存多
文石村与琅岐岛隔江对峙,距五虎礁20海里,自古是闽江口登长乐的必经之地。古时,文石港口海舟渔货商旅云集、文人学子络绎不绝。这里是郑和下西洋重要史迹地,也是明清时期朝廷使者出使琉球等国的码头。
文石村古迹众多,最出名的当属有着“好道头”之称的“登文道”。登文道由花岗岩大条石铺成,总长99.7米,最宽处3.5米。一块巨石上刻有“登文道”字样且附有碑记。
碑记显示,登文道修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当时,文石港为长乐四大港口之一,是郑和船队开船出海及学子赴乡试必经之地。由于潮起潮落,江边淤积严重,登船不便,学子赶考需由船工背上船。后来,学子们在天妃庙烧香许愿:倘若高中或出仕,必献石铺路。因此铸成登文道。目前,登文道已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上文提及的天妃庙,与郑和也有渊源。文石村牛山在宋代时即有妈祖庙,得名圣娘山。明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奏准敕建“钦赐天妃庙”。如今牛山上的天妃庙即为“钦赐天妃庙”。
2018年,文石村筹措近500万元资金建设牛山妈祖公园,在山顶立起巨型妈祖石像。石像高12米,由365块花岗石组成,妈祖面朝大海,手执如意,凤眼凝注,尽显“海上和平女神”的慈惠之美,寓意天妃妈祖庇佑天下百姓,祝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牛山妈祖石像与天妃庙、登文道、马山炮台等著名景观遥相呼应,成为文石村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潭头镇弘扬海丝文化的亮点建筑。
牛山天妃庙。
全域统筹规划 打造六大特色区域
除了天妃庙和登文道,文旅资源丰富的文石村还有马山炮台、龙山寺、文昌祠、越王禁石、大王宫和石碑等古迹。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农耕历史,让文石村拥有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优势和发展潜力。
进入10月,文石村数十亩绽放的波斯菊、百日草,勾勒出一幅梦幻浪漫的风光,这是村里打造的又一网红旅游点,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花海观光。
为了做好旅游文章,近年来,文石村绘好发展蓝图,全域统筹规划,打造六大特色区域:以特色步行街、古厝、寺庙、湿地龙山广场为主的村落观光区;以蔬菜种植、农业观光为核心的农业种植区;以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为主的综合服务区;以农耕体验、农事教育、瓜果采摘为特色的农耕体验区;以天妃庙、马山炮台遗址、妈祖公园、牛山古洞、观日亭为主的文化观光区;以湿地、海洋保护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区。
走在文石村,放眼可见整洁的村道连起六大区域,沿途小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草木茂盛、绿意盎然……文石村已然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和乡村旅游特色村。2021年,该村游客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
下一步,文石村将深挖文旅潜能,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借助“党组织+文旅发展”模式,以文石村为中心,进一步完善旅游线路,带动周边汶上村、泽里村的文旅发展,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兴旺,推动富民增收步入快车道。
交通小贴士
在长乐城区可乘坐公交K639路,在潭头上港站下车,步行700米可到达文石村。自驾可导航至文石村。
(记者 徐文宇 通讯员 林倩 记者 石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