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国频道 > 专题> 正文

河坑土楼群的建筑风格与特点

土楼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所用木材须300~500立方米。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三环土墙便是3道封火墙),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好的土楼即使经历地震也仅在楼与楼之间裂一条裂缝,由于圆楼墙结构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时略向内斜,呈梯形状,向心力强。

70多年来竟神奇地自然弥合,现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宽的裂缝。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旧时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由于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

客家人建土楼时,将烟囱砌入土墙内,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十分洁净。土楼的兴建,也是旧时客家人笃信风水的表现。迷信说法,认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处有“凹煞”。建方楼时,他们以为其某个角会碰上“煞气”,就在楼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避邪,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制煞”。圆楼无角,据说“煞气”能滑走,所以为避“煞”,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总的看来,建土楼讲求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

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又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土楼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闽西和闽南保存有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其中永定县和南靖县的数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楼。在永定,土楼麇集于湖坑、古竹等少数乡镇,仅湖坑乡就有54座;在南靖则以书洋、梅林等乡为多。绝大多数土楼保留完好并依然住人。与一般民居错杂共存,使庞然土楼犹如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河坑土楼群的建筑风格很有考究,圆形楼和方形楼建筑结构均是封闭式的,只有1个大门可以进出。大门板以十几公分厚的硬木板制造,有的外钉铁皮,里装双根双向粗门栓,极其牢固。有些还在门顶设水港,遇火攻时可向下放水灭火,具有明显的堡垒式防御功能。大门厅是楼内居民聚会或休闲场所,有的也作米碓或梯间。一层、二层至三层对外不开窗门,有的仅在三层至四层开扇小窗门,内宽外窄。二至三、四、五层门窗都开向楼内中心天井。楼内天井宽阔,设有水井。中心天井有的还建有三间一堂式学堂、祖堂,也有在底层灶间对面建畜间。楼内二层以上都是杉木板敞回廊。在楼四角或左右或大门厅设有四部或二部、一部的公梯。圆楼的房间从一层至顶层均是同样大小,同一形式、整齐划一的曲边梯形的“斧头间”。方楼的房间不严格限制面积,可大可小,圆楼屋顶平缓,出檐2米以上。无论圆楼或方楼的外周墙一般厚度1米以上,或1.5米、2米。大门多以花岗石砌筑,或圆拱顶或方拱顶、高大坚固。有不少楼在顶层外周四角出挑建有1到4个了望台,或在楼大门前墙顶层出挑建与前墙一般长的眺坪,四周设枪眼。古老土楼建造均选址在今依山傍水的坡地或溪畔山谷之中,或在山、水、田、屋相和谐的地理环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