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国频道> 专题> 正文

泉州63座土楼知多少? 自然衰败保护现状堪忧

根据目前初步调查的结果,泉州总共有土楼63座,其中安溪占了将近一半——以28座居首。这些土楼以方形为主,明代的有4座,清代的有57座,民国的有2座。

泉州土楼知多少?63座!

安溪以28座居首,最老的土楼建于明初;

大部分土楼仍在自然衰败,保护现状堪忧

曾氏土楼保存较完好

它们犹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泉州的各个角落,但如今或破败不堪蛛丝遍布,或残垣断壁人迹鲜至……它们,是远离世人视线的泉州土楼,极具闽南建筑特色的宝贵遗产,却与永定土楼、南靖土楼“身份悬殊”。

在历经约20年的排查和考证后,昨日,泉州市文管所公布了一份珍贵的调查资料——《泉州地区土楼资源分布概况》。根据目前初步调查的结果,泉州总共有土楼63座,分布在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洛江、石狮和泉港,其中安溪占了将近一半——以28座居首。这些土楼以方形为主,明代的有4座,清代的有57座,民国的有2座。

据负责该项目调查的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员黄真真介绍,由于缺少维修基金等各种原因,泉州的大部分土楼基本处于自然衰败状态,保护现状很尴尬。但是,泉州土楼又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它们不但具有很强的闽南建筑特色,同时还是很多侨胞和台胞的“根”。

 

谢氏土楼的二楼有小窗和枪眼

样本1

277岁谢氏土楼 精美木雕在腐朽

在洛江马甲镇就南村,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土楼,北靠玉叶山、南望仙公山,整座建筑看上去庄严、雄伟。

马甲镇文化站站长杜筑成说,这座土楼建于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建筑面积约872平方米,由当地谢氏的祖先主持修建。因就南村清一色姓谢,故土楼称为“谢氏土楼”。土楼的墙体厚2.1米,底层花岗岩条石有5层4尺之高,以上土墙夯以糖水灰三合土,内建筑式样四合院式,楼高约8米,主要功能为居家住宅,其次为防匪盗。1928年,谢氏土楼就曾遭土匪围攻一个月,但始终没有被攻破。

从这座土楼里,至今已繁衍出1000多名谢氏后人。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最后一家人搬出后,土楼一直荒废至今。从外望去,这座方形土楼雄伟依旧,墙壁上的瞭望窗和枪孔,似乎仍在诉说着那段过往的历史。打开土楼尘封的大门,映入眼前的是典型的闽南特色古建筑——楼顶属硬山式屋脊、斜檐翘尾,精美的木雕、石雕构建随处可见。但是,一些木石构建已经被盗或损坏,剩下的也有不少已经腐朽、布满蛛网。

在马甲镇后坂村,还有一座“曾氏土楼”,建筑面积有580平方米,也建于清代,如今也是破败不堪,常年人迹罕至。

如今的土楼已经鲜有人居住了

样本2

当年洪氏“粮仓” 历经沧桑已荒废

在南安市霞美镇杏埔村,有一座“洪氏土楼”。土楼平面也呈方形,大门已被杂草覆盖,部分墙体坍塌,房顶零星地剩下几根木头。土楼内杂草丛生,凌乱破旧不堪,成了养鸡的场所,气味非常难闻。在土楼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标有“储粮安全线”的字迹。

据洪氏土楼的后人洪定芳老人介绍,该土楼于清朝雍正年间由先祖洪孝悌所建,占地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距今360多年。初建时,该土楼作为囤放糖和桂圆干的仓库,因当时多有暴雨,为阻挡洪水侵袭,土楼的外墙厚度达1.5米。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部队曾使用土楼作为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也曾作为粮库。30多年前,曾有洪氏子孙在土楼内制作鞋子,土楼又成了鞋厂。不过,从1986年起,土楼荒废至今。

历经沧桑岁月的洪氏土楼,如今却被荒废、遗弃。洪氏后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和珍惜,帮助他们重修土楼。

土楼因缺少人气和保护,大都杂草丛生。

样本3

石楼内杂草丛生 墙壁上树已长高

在南安康美镇福铁村福水自然村,有一座全部由花岗岩建成的土楼,这座土楼名叫“林氏土楼”,又名“福水土楼”,长约33米、宽约25米、高约15米、墙壁厚约1米。

据南安市林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76岁的林广明介绍,这座土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土楼之所以全部用石头建成,主要是当地曾盛产花岗岩,商人林标舍就地取材,建了这座占地约600平方米的“石楼”。曾经,这座土楼分为上下两层,四周设计了许多瞭望哨口和枪眼,大门设置二道门,中间有水、旱闸,用于防水防火。

不过,这座土楼早已不住人,如今也是满目疮痍——土楼内的建筑早已不见,只有一些高低不等的石柱立在院中。院内杂草丛生,鸡鸭于其间觅食,一株高高的树还长在石壁上。从这里走出的林氏后人达400多人,大部分还住在村里,但也有不少去了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