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国频道> 专题> 正文
厦深铁路开通后,让我们与传统福建又更近一步。 南方日报1月8日讯 土楼,是福建的符号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军事情报部门从卫星拍摄的照片中发现,在中国东南部山区有多座巨大的蘑菇状建筑,他们误以为这是一个庞大的导弹发射基地。当时还有调查员前往进行勘察,看看这个只冒烟却不升空的物体究竟为何物。 关于福建土楼的历史还有很多比这更有趣的故事,凝聚了客家人智慧的土楼,不仅体现的是一种群居的宗族文化,更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独有的圆融,从其中的布置、设计,你也许对勤勉内敛、外圆内方的客家人性格又多了几分深入的理解。 乡间的土楼“博物馆” 在福建永定的几条村落中,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土楼至今成为当地的文化瑰宝,风格迥异而内涵丰富。 位于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洪坑,如今是国家5A级景区,其中土楼王子振成楼,五凤楼经典福裕楼,宫殿式方楼奎聚楼,袖珍圆楼如升楼等各种风格各异的土楼,是这里当仁不让的主角。在这片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中,土楼显得格外古朴典雅,描绘的是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生活画卷。 洪坑土楼群看点众多。“土楼王子”振成楼的“官帽”外形是所有福建土楼中独一无二的,楼内风格中西合璧,楹联文化内涵深厚;奎聚楼前细看有“猛虎下山之势”,无不体现出建造者因势制宜的智慧;若从如升楼旁观景台远观福裕楼,秀外慧中,气势不凡,堪称为五凤楼中经典之作;站在袖珍圆楼如升楼中看天空,恍惚之间,似“井底望天”之感。所谓的“五凤楼”,和圆形、方形的土楼截然不同,属于闽西土楼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它最接近中原院落式的民居形态,和四合院式的民居有几分相似。外形上而言,五凤楼高低错落,方正端庄,层层叠叠的屋顶,看上去颇有宫殿般的气势。 和洪村不同,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的土楼群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楼与楼间全部用青石小道串联起来。处于核心位置的“土楼王”承启楼是福建土楼中规模最大,环数最多的圆形土楼,而年代最久远的方形土楼五云楼号称“不倒楼”,地震造成它外墙主体向内倾斜已有近百年。另外,还有因出了10个博士而闻名于世的“博士土楼”侨福楼和像“太师椅”一样四平八稳,古朴整齐的世泽楼。 承启楼前是一大片荷花池,盛夏时节,荷香藕肥。游客可按景区指示牌慢步登山,约10分钟即可到达高北土土楼群观景台,从观景台上向下俯瞰,整个土楼群的地形像凤凰展翅,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土楼尽收眼底。 在下洋镇的初溪村,福建土楼的圆形土楼中历史最久的集庆楼和最年轻的善庆楼坐落其中,远山环抱,梯田层叠,构筑一幅犹如世外桃源般的美丽画卷。 集庆楼堪称福建土楼中楼梯最多、最奇特的土楼,全部房间,楼梯、隔墙全部用杉木材料构建,相邻处全部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 走进南溪村,号称“土楼公主”的振幅楼最被津津乐道。它不仅按传统的易经八卦理念布局,石刻楹联众多,文化内涵丰富,而且还融合了客家土楼及近代西方建筑艺术元素,置身其中,远山、近水、土墙、黛瓦相映成趣。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为闻名的衍香楼,楼外青山叠翠,清泉潺流,楼旁绿竹拱桥,红柿甸甸,构成一幅闲适清幽的水墨山水画。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最具传奇色彩的环极楼,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甚至厚墙被震裂近20厘米,可是地震过后几十年,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因此人们称其“抗震巨堡”。 而环境优美,布局精巧的衍香楼,天地方圆尽含其中,是客家人崇尚风水理念的典范之一。站在观景台上登台俯视,南溪土楼群便尽收眼底,一座座土楼就像颗颗珍珠般散落水边,衬以青山蓝天,美不胜收。 一楼一社会 土楼,实际上是客家人异地开基,重建家园的智慧结晶。他们根据所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按照自己传统生活方式和需要,采用从中原传承而来的建筑工艺,修建出神奇的土楼住宅建筑物,并蔚然成风,使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类型的客家土楼。而共同点则是,每一座土楼,从整体到各个不同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它独立的作用和功能,整座楼具有通风采光、防潮保温、防风抗震、安全自卫的特点。 位于南靖田螺坑的“四菜一汤”,实际上就将典型的土楼类型呈现在眼前。圆形和方形的土楼,形同城堡,易守难攻,防御性能极强。从效用而言,圆形土楼的防御性更强,而且可以挡风,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所谓的“四菜一汤”,是三个圆形、一个椭圆形和一个方形土楼构成的一个奇特景观,由此能够窥见土楼大致的形貌。 走进土楼内部,不论大小,每座土楼均设厅堂,作全楼活动中心。客家人在此可以进行宗族仪式,或婚丧喜庆,或接待亲朋好友,或宴请宾客及其他关系全楼人的大型活动。而土楼天井则是休闲的好场所。大多数土楼有门坪,作晾晒稻谷和楼人与村民室外节日活动之地。楼内还设有学堂,体现了客家人重教兴学好传统。在主楼的旁边,其他附属建筑如浴室、砻谷间、厕所、牛栏、猪舍等一应俱全。由此可见,功能齐全的土楼如同一个小社会,折射出客家社会的风貌。 十分注重宗族关系的客家人,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同宗聚居的土楼里,一楼之内,居住着数十,乃至数百人。其中有父母、兄弟、叔侄、妯娌、婆媳等宗亲关系,多代同堂,拥有共同的祖辈,最高长辈具有绝对权威,同楼人聚居共财。 客家人伦理制度从五凤楼的结构中也能窥见一斑。五凤楼分为上、中、下中轴三堂厅、中轴厢房和后楼及横屋房间,按伦理等级分定,中堂为核心,后堂辈位最高,下堂厅次之,朝南靠后为大,朝北靠前为小。家族长居后楼或中堂两侧正统间,长房或家长居朝南,其余依辈分排定。 崇文重教的客家人,在土楼内设学堂、题对联诗文。内设的学堂,如永定遗经楼内大型的私家学堂、永定下洋胡氏汤子阁私塾、南靖县怀远楼斯是室私塾、永定高陂镇裕隆楼的学堂楼等。土楼家族还有一习俗,族中有人中了秀才以上科场功名之后,都在祠堂前池塘外沿两边竖石笔一对。石笔,古称“谤木”,即后来的华表,它是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它是一种华丽而庄严的石雕物,依中举级别、品位高低和文武不同,石笔长短、底座式样和笔身雕刻均各不同。在客家地区,不少土楼门前竖有石笔。一些开基数百年经二、三十代的家族,其土楼前的石笔成林。在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胡氏家庙前,就立有石笔15支。 走进土楼的同时,人们也能领略客家民俗。而今在土楼内,时常能欣赏到民间艺人的绝技表演、树叶吹奏、客家风情舞蹈、客家婚嫁表演、客家山歌对唱、客家十番音乐等民俗文艺节目。 据当地人介绍,永定的客家民俗风情在众多传统民俗文化中有着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迎春牛、打新婚、走古事、四月八、作大福等,都是最具代表的客家民俗。永定高被镇西被村的林姓“迎春牛”活动,每年立春日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二日间方举行,历四百余年,节目逐年增加,程式渐臻完整,规模愈来愈大。仪式现场,司仪高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扶犁的象征性地将犁插入田中,推“春牛”的吆喝几声。与此同时,西被村各房族代表率锣鼓、彩旗、高灯队伍前来迎接,这样的节日气氛好不热闹。而永定坎市卢姓万人之众,“打新婚”就是他们的独特民俗。福寿族长手拿一个打面木槌,逐一在列好队的新郎新娘左肩上轻滚打下,再从下滚打上右肩,边滚打,边讲些祝愿他们夫妇新婚美满、白头偕老等吉利话。五百多年来,这一民俗在此一直流传至今。还有永定抚市的“走古事”,则是乡间闹元宵的盛大狂欢活动,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以来,承传不衰。“走古事”,即闹元宵的化装游行,以历代传说故事、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装扮古事棚,再由青壮年抬着游乐,阵容强大,节目丰富,表演精彩连连。永定陈东乡的“四月八”,据说比过年还热闹,它是有着几百年传统的“迎神游村”民俗活动,历时三天,亲友云集。还有侨乡永定下洋镇的元宵“迎花灯”,是这里一年中最大的民俗文娱活动。因“迎灯”在客家话中与“迎丁”谐音,含有人丁兴旺的寓意。永定湖坑镇的“作大福”活动便是迎神活动,又叫“扛菩萨”,当地人请来一班木偶戏团,演上几大戏,每年作一次小福,三年作一次大福。而规模盛大以姓氏或以村为单位,最少演三天戏,敬三天神,一般在秋收后农闲时,这场热闹非凡的作大幅活动就此来开序幕。值得幸庆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风俗依然完整地流传了下来,让游客在不经意间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原汁原味的客家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