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坚守 共同的信念——写在马航MH370航班宣布失踪之际
坚守——面对历史上最艰难的搜寻,所有参与力量全力以赴,只为寻找失联客机的每一个微小线索 北纬6度56分、东经103度35分——这是一个让中远“泰顺海”号船长孟昭东铭记于心的泰国湾里的一个坐标。 3月9日9时,宣布失联后的第二天,他驾驶着“泰顺海”号经过一整夜紧张航行,抵达疑似失事海域,成为中国首只抵达该海域的搜救船只。 事发一周内,中国的10艘舰船、5架直升机分成两组,一组扫测水下,一组搜索水上,像梳子梳头一样,在划定搜索区域内,一片水域一片水域地进行排查,仅泰国湾就累计搜寻了9万平方公里的海面。 一次次地发现,但一次次地失望。 3月15日,马方重新划定了飞机可能飞往的南北走廊两个区域。 顶着风浪,千里转战,中国舰船奔赴新的搜寻海区。 3月18日,中方舰船陆续抵达新加坡附近的临时集结点,随即从集结点出发,兵分南北两路搜寻。 3月20日,中国舰船还在路上时,澳大利亚宣布在南印度洋海域发现“可信度高”的疑似残骸。 再远也不放弃!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随之再调方向,保持对原定的南部18万平方公里海域继续进行搜寻的同时,分兵向澳大利亚发现疑似物的海域赶去。 中国科考船“雪龙号”也从千里之外急驰而来。 随着3月24日晚马方宣布失联客机在澳大利亚城市珀斯西部的南印度洋“终结”,搜寻海域再度变化。 这是一块遥远而陌生的海域,位于南纬40度附近,被称为“咆哮西风带”。 当地的水文情况完全不清楚,连海图都没有。 困难再大,为了失联乘客的生命,都要勇敢去闯。 “海巡01”轮被任命为现场指挥船。经过海南岛、新加坡港,穿过巽他海峡,越过赤道,抵达南印度洋海域,“海巡01”轮一路向南。 “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指令,全速前行赶赴现场,全面搜寻指定区域。”船长姜龙说。 船上的减摇鳍是用于减少摇晃、增加船身稳定性的设备,但打开后会影响船推进的速度。从接到指令出发后,“海巡01”轮就收起了减摇鳍,全速前进。 转战澳西水域的路上,“海巡01”轮碰到一个强热带气旋,中心风力达14级,狂风席卷起10米高的浪墙,恶狠狠地冲向船舶。剧烈的颠簸造成船员们呕吐,不能进食,但舰船前行的速度依然没有减缓。 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即使发现了疑似物体,不一会儿也就漂浮得无影无踪。“只能用望远镜死死盯着,盯着镜片超过10分钟,船员就会眼睛酸胀、头脑眩晕。”“南海救115”轮政委陈兴光说。 到了夜晚,船员们打开夜视设备,对两公里半径的范围持续扫测,像猫头鹰一样瞪大眼睛专注观察。 从泰国湾到孟加拉湾,从巽他海峡到马六甲海峡,从西太平洋到南印度洋,面对茫茫未知海域,中国一线搜救人员穿越惊涛骇浪,披星戴月,勇往直前。 |
- 2014-03-29FBI未从马航机长飞行模拟器中找到航班失踪线索
- 2014-03-19马航失联航班创商业客机失踪时间最长纪录
- 2014-03-19马航失联航班创商业客机失踪时间最长纪录
- 2014-05-01李克强应约同澳总理就马航失联客机下阶段搜寻工作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