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蓝”已经成为厦门的一张烫金名片,而想让厦门“颜值”高,保护生态环境是必修课。深改关键之年,党中央坚持以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出一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1+6组合拳”,而厦门多部门齐心协力,自己先练“内功”,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 办培训班练“内功”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8月11日一早,太阳刚上梢头,厦门多部门的负责人就已经集中在市委党校,准备开始练“内功”———根据2016年联合办班计划和市委党校教学安排,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党校、市环保局联合举办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题培训班。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随后陆续出台6项配套方案。而本次培训的重点,就是围绕总体方案在内的“1+6”政策展开。“我们希望能系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精神,帮助领导干部正确认识解读生态文明各项制度的内涵和改革方向,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推进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加快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班为了让大家练好“内功”,还专门邀请了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审计署、统计局相关司(局)领导前来助阵。他们会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及配套的6项政策《环境保护督查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进行解读。 起草生态文明改革方案 厦门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怎么改?路向何方?厦门市委、市政府对此其实已经心里有数。 此前,市领导就曾主持召开厦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家研讨会,就制定《厦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行动方案》听取专家意见,并进行讨论。 而从今年4月起,以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领衔的课题组,经过认真调研,起草了《厦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一方案与《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多规合一”改革等一脉相承。 《方案》有什么“干货”,是市民最想知道的。 樊杰介绍,《方案》以“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作为厦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纲”;以“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作为配套制度,并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等制度共同构成厦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网”;提出了增强空间管制能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扩大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市场作用力度、提高城市建设水准6大行动,重点推进34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得以落实。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告诉记者,《方案》从顶层设计、重大行动到实施保障,构建了重点突出、相互支撑、整体推进的改革体系。“既符合中央精神,又贴近厦门实际,不是空中楼阁,能够具体落实。” “1+6组合拳”怎么打 什么是“1+6组合拳”?“1”即指去年7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6”是指6大改革方案。 【第一式】:落实环境保护督察方案。主要督察省级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情况,解决和处理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情况,解决地方政府在环保方面的“不作为”。 【第二式】:落实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福建等10余个省级审计机关也组织开展试点,围绕“审什么、怎么审、责任怎么界定”进行积极探索。 【第三式】:落实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由统计局牵头,已印发实施编制指南,对有关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环境经济核算国际标准进行系统培训,部署推动试点等工作。 【第四式】: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责任,提高违法成本,由环保部牵头。现已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 【第五式】: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建立领导干部保护生态环境的问责机制,由中组部牵头,督促指导地方和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六式】: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由环保部牵头印发《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实施方案》,开展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化建设工作。全国各地区根据中央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推动改革方案落地。 (记者 曾昊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