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工作,将之作为文明创建、绿色发展的具体抓手狠抓落实,力求为全国再贡献一个“厦门样本”。近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央媒都对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深入采访,并在重点时段、版位进行刊播。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垃圾减量分类让城市“轻”下来》为题,用3分10秒的时间,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厦门鼓浪屿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绩。 从2015年8月开始,鼓浪屿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近两年来成效如何?新闻联播的报道一开始就指出,“如今,一听到清脆的摇铃声,居民和商家就把早已分好类的垃圾拿出来,这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每天固定的时间,垃圾车都会沿着指定路线进行收集”。 鼓浪屿的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有500多家餐馆和旅店,高峰时,仅一天就接待了6万多名游客,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2.5吨。鼓浪屿居民谢绵聪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开展垃圾分类前,居民家中和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都堆在一起。 为了培养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鼓浪屿街道办为家庭和商户配备近4000个分类垃圾桶;17台分类垃圾车每天集中收集垃圾6次;利用互联网,推行积分换实物。近两年来,鼓浪屿的垃圾分类督导员累计对居民和商户上门督导近万次,手把手做示范。报道指出,目前,鼓浪屿的厨余垃圾采用单独处理的方式,集中堆放在垃圾分类处理厂的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通过垃圾分类、综合利用、再生能源,现在厦门市一个处理厂每天可产生近4万度的电能回馈城市电网。 根据计划,至6月底,思明区、湖里区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岛外扩大试点,逐步推开;今年底,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要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