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6月10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570万青年走进考场,但录取率仅为4.7%,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40年弹指一挥间,3位当年有幸挤过独木桥的美国华人,追忆起1977年参加高考的往事,感慨良多。 没有高考,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人物:许人良 籍贯:江苏苏州 毕业院校:上海复旦大学 “光阴似箭,距离参加那场终生难忘的高考已经40年了。我也曾假设,如果没有高考,我与很多同龄人可能是下岗的工人或农民。”这些话出自1977级复旦学生,现为美国麦克仪器公司总经理、美国大西洋中医学院董事长许人良。 1977年,23岁的许人良在上海焦化厂里做工,每月工资36元。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和许人良同期进车间的三个人中,只有他报考了。 “听到风声我就开始复习了。但是我们的中学时期,文化课基本没上。当时我对几何的理解就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说完这句话,许人良停下来哈哈大笑。“所以我只能借了许多中学课本从头学起,好在我父亲是大学老师,几位表亲也都是大学生。一到星期天,我就拉着他们问问题。就这样复习了几个月,直到12月11日进考场。” 填志愿时,能拉一手好胡琴、写些杂文、出过几本散文集的许人良,却说他从未想过学文科。年轻时,他酷爱摄影,每天捧着一架照相机翻来覆去、爱不释手,拼命钻研如何拍好照、如何冲胶卷,连电路都没学过的他还自己设计了一架放大机。“那时候,只要一休息,所想所行都在这个事情上,所以报志愿的时候就想报摄影系。可那时候哪有摄影系?我父亲就说,那你报光学吧,和摄影还有点关系。” 然而,高考两个星期后,他收到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1978年2月入学后,他第一时间跑去问指导员为什么让他学化学,他得到的答案是:“一、你从焦化厂出来;二、你父亲是化学老师。” “学化学也不是不行,我当时想,能录取就不错了”。就这样,大学毕业后,许人良作为世界银行首届奖学金获得者到美国,到杨振宁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读研究生,直至今天功成名就。 高考改变人生轨迹 王树栋(右)与朋友合影。(美国《侨报》/王树栋供图) 人物:王树栋 籍贯:辽宁沈阳 毕业院校: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 迈阿密的华人圈儿叫王树栋“王大夫”,这个已留美18年的东北人,仍不失那片黑土地上特有的幽默。 “当年报志愿的时候,我第一志愿是大连理工大学,也有人劝我报个中医学院,说这是冷门啊。我说大伙儿都觉得是冷门,不就成热门了么?”谁能想到,这个被别人建议的专业,后来竟阴差阳错成了他毕生的事业。 得知自己要学中医专业后,第二天一早,王树栋赶去单位打电话一再确认。“我们这届人很少有自己报什么就上什么的,招生办要考虑名额分配。中医学院那边随机抱走了一沓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档案,我就在里头。”讲起这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一抱”,王树栋这样说道。 回忆起1977年的高考,王树栋说:“题目极其简单,公式往里一套就行。现在你要是看见当年的考题一定笑掉大牙。但即便是这样,第二天,考场里已经少了近一半的人了。” 仅复习了二十几天的王树栋意外考过了分数线,“阴错阳差”地进入了辽宁中医学院医疗系,从此开始了另一番人生。再后来,他迈入针灸界,20多年后,那个想避开中医专业的人成为了针灸大师。 离开农村是高考动力 人物:李忠伟 籍贯:辽宁北镇 毕业院校:辽宁大学 “我依然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能走出农村,人生就已经圆满了。”40年后,当谈起这段经历时,李忠伟言语里透着无怨无悔的坚定。 1976年高中毕业后,李忠伟下乡日日面朝黄土背朝天。除了帮农民种田、为乡里做点基本文案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对未来不知道有什么可想的”。 1977年8、9月,东北农村进入燥热。对于“能高考了”这个传言将信将疑的他,开始进入自学复习。10月21日,父亲将一份《人民日报》带回家。直到那一天,他才真的相信。 “离开农村去看看外面”成了那一刻盘旋在心里最强烈的念头。年仅17岁的李忠伟,报考了辽宁大学微生物专业。在仅有的两个月时间里,他白天上班,下班苦读。“每天都要复习到夜里3点。一家人睡在一间屋子,我点着灯,大家根本休息不好,但全家都支持我。农村还常停电,没有电灯,我就点油灯,总之一定要复习到3点,然后早上7点再去上班。” 考完之后,李忠伟觉得考得很糟。他一边做农活,一边下定决心明年再接着考。 几天后,包括他在内的一部分人被通知体检。进大学之后,教师告诉李忠伟,他是除了1966年高中毕业生外,考得最好的,大概有264分(总分400),这个分数当年应该可以到北京上个非常好的重点大学。不过,进了辽大,李忠伟一点儿也不遗憾。 他记忆犹新的是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在县政府上班的父亲率先接到消息,便立即给正在村里做农活的李忠伟打了电话,当他终于确定自己考上了大学,“那个瞬间,这世上的一切都变得美好了,周围的人都那么亲切,那种感觉在我一生的时光里,也无非就两三次。”(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