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源(右一)认为,学习法律法规对学子来说极其重要,法律知识应铭记于心。图为李博源与同学参加安全知识竞赛。(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真假“无知”葬送学子留学路 出国读书,意味着将要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环境。 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地方落脚,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守法。学子,更无权“例外”。 4月9日,一名22岁的中国留学生从广州飞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在他下飞机准备入境时,澳大利亚边境执法局的执法人员对其随身行李和电子产品进行了随机检查。 刚开始,执法人员在翻查其行李箱及双肩包时,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随后在检查其手机时,执法人员发现该留学生的两部移动设备中都存有儿童色情影像。 澳大利亚边境执法局官网明确标注:儿童色情(以色情形式描述任何儿童)是非法行为。个人携带儿童色情或虐童材料出入境,或下载儿童色情影像,最高可判罚款45万澳元,判处10年监禁。这名留学生随即被取消了学生签证,并被依法拘留。也因为此事,他被澳大利亚警方驱逐出境。他的留学生涯还未开始就已因此而结束。 真假“无知”酿大祸 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国学子远渡重洋,赴海外求学。其中因为“不慎”触犯校规校纪或者违反当地法律而被遣返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曾就读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预科生张琳(化名),留学时住在寄宿家庭。一次聚会回来,她在房间抽烟,寄宿家庭的女主人发现烟头后报警。警察到达现场后将张琳带走备案审查。查清事实后,学校将张琳开除。张琳说:“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后果,刚来不久就要回国了。”寄宿家庭的女主人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在坚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她说:“未满18岁吸烟是明令禁止的。法律就是法律。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及留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院的李冬林(化名)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在论坛上传了一个办公软件。几分钟后,学校网管检查部门就通过IP地址找到他并报了警。一周后,警方起诉李同学,学校也给予了他退学处分。 学子初到一个陌生环境时,常常会疏于了解当地法律规定。就读于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商学院的李博源说:“初到美国时,我对这里的法律法规不太了解,也做过一些‘傻事’。本以为中国驾照在纽约可以无限期使用。直到有一天,我驾车上路被警察开了罚单,才明白原来在纽约,中国驾照的有效期只有30天。”李博源拥有合法中国驾照、遵守交规且正常驾驶,却因不知驾照使用期限而被处罚单。一直以严格守法自律的李博源却因为对当地法律法规的不了解而被贴上了违法的标签。 以在美中国留学生为例,如果因酒后驾驶、言语中涉及恐吓威胁、非法居留超过3个月等而被处罚,这些结果都会对留学生续签产生不良影响。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处罚规定。留学时期的违法记录是个“污点”,会对学子的未来发展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必须要说明的是,有些年轻学子是真“无知”,有些却是心中明白,却以为能“躲”得过去。无论故意还是过失,违法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学子充分了解国外法律,把握行为尺度,避免因不知法而过失“犯错”;更不能明知违法却“揣着明白装糊涂”,最终酿成大祸。 知错就改的态度最可取 违法以后怎么办?知错就改的态度最重要。 不少中国留学生犯错后,并没有消极回避,而是采取积极的行动,补齐法律知识缺失的短板,如自发组织联谊会、定期举办法律安全讲座、及时交换相关法律信息等。“在收到罚单后,我参加了由校留学生联谊会发起的法律实践活动。留学生联谊会会定期带领学生走上社会,了解法律。”李博源说:“利用课余时间,我和同学们还自发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竞赛。能和朋友们一起学习法律知识,我感到很快乐。” 要做到懂法、知法和守法,仅仅预防违法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当合法权益尤其是自身安全受到侵犯时,学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遇事报警莫胡言 “记住,遇事先报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陈宇说。他认为,当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最好在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比如遇到校园抢劫、校园盗窃、暴力攻击甚至枪击事件时,应及时报警并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许多留学生常常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侥幸心理,觉得只要没遭受太大的损害,选择默不作声就好了。但其实这样反而留下了更大的隐患。 另外,在任何情况下,都切忌“乱说话”和做伪证。在接受警方询问时,留学生常常会因为语言沟通不到位以及不了解当地的法律知识,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这个时候要沉着冷静,实事求是,必要时可以寻求律师帮助,确保调查公正,避免不必要的违法情节发生。特别是当出现要被警察拘捕的情况时,学子万万不可因为认为自己无罪就争辩甚至拒捕。争辩和拒捕,可能会被控扰警执法。正在澳大利亚留学的陈颖(化名)说:“学子要学会及时查询相关法律,这样才能遇事不慌乱。必要时可以求助学校和律师。”(吴天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