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华侨华人需小心 诈骗手段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usa.fjsen.com 2018-09-04 11:11:01   来源:中国侨网 责任编辑:林进

中国侨网9月4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在日本,对华人的诈骗事件这几年似乎在减少,但是最近又有猖獗的趋势,而且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电话诈骗连环扣 华人赵小姐周末惊魂

近日,在日华人女性赵小姐向《中文导报》反映,自己在8月25日接到一通自称“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该工作人员”提醒赵小姐有一份重要文件目前正存放于大使馆,如长时间不予领取将造成严重后果。经赵小姐与“工作人员”短时间交涉后,判定其为诈骗电话。

8月25日周末,华人女性赵小姐照例在家里休息,突然一通电话打到他的手机上,号码显示为8133XXXXXXX。

起初,赵小姐以为是国内亲人有急事找自己,于是立即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一名自称是“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男性,以非常磁性且很有礼貌的声音告知赵小姐有一份重要文件在大使馆存放,需尽快取出,逾期不取将造成严重后果。

赵小姐顿时惊慌失措,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文件放会放在大使馆,随即追问电话中的男子,是否有弄错。该男子请赵小姐稍等片刻,电话中便传出翻阅资料的声音。“您叫赵XX吧”男子问道。赵小姐听男子把自己的名字念错,便回答道,“不是我,你弄错了吧”。男子听后不急不慢,告诉赵小姐,“没错,就是您,请稍等一下电话将接到另外的部门,具体的事项将会详细告知您”。

“这个时候,已经感觉有点不对劲,以往听说的诈骗电话套路就是这样,电话一个接一个,套路一环扣一环,但确实又担心万一有什么疏漏而造成不能弥补的损失,那就太可怕了,所以自己只得继续打下去”,赵小姐对《中文导报》说道。

此时,电话中又传来另一位“工作人员”的声音,他请赵小姐用银行汇款汇到某个账户,以便领回存放在“使馆”的文件。听到这里,赵小姐便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很快地挂掉了电话。

赵小姐分析说,“自己从事广告营销工作,所以在很多地方都留下过私人联系方式,犯罪团伙肯定是通过这种渠道联系到我的。”

“其实骗子手法还是比较拙劣,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找出其中的逻辑破绽,比如连我的名字都说错”,赵小姐补充说道。

8月26日,也就是第二天,赵小姐再一次接到号码为8133XXXXXXX打来的电话。当然,已经识破骗局的她这次并没有理会来电。

无独有偶,在日华人龙先生在稍早之前也接到过类似的电话。只不过龙先生以“账户被冻结需打电话者先汇点钱过来,让账户解冻方能汇款”的方式反制了诈骗者。

龙先生笑着表示,“遇到这种骗子就要与他斗智斗勇,不能顺着他的话走,看到没有便宜可占,骗子自己就会挂掉电话。”

跨国诈骗 日本人充当电信枪手

2017年7月3日,中国有关部门通报日本政府,对35名在福建省涉嫌诈骗的日本人实施了刑事拘留。据透露,这35人涉嫌从中国向日本打电话骗取巨额现金的“电信诈骗”,日本警察厅向中方发出了合作调查请求。这是日本人在中国被抓获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能有助于查明以中国为据点的诈骗团伙的犯罪真相。

本次躲在福建搞诈骗的35个日本人被中国警方抓了。在电信诈骗案中,相对于收取现金的“收货人”,他们是负责打电话的“打电话人”。近年来,日本已经成为了电信诈骗的重灾区,被日本媒体称为“是我,是我”式的电话诈骗十分猖獗。为逃避调查,从中国向日本打电话的“打电话人”团伙不断增加,为此,中日两国的警方定期开展事务级磋商,就诈骗案件、网络犯罪、恐怖活动等交换意见。

据统计,从2009年~2014年,日本发生的电话诈骗汇款金额连续5年增加,2014年达到55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4亿元),比2013年多了70亿日元,是盗窃案盗窃金额的3.2倍,每起诈骗案被骗金额平均73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4.18万元)。

日方采取了许多对策,但被骗金额还在暴增。日本警方发现,近年来,日本老人频频成为诈骗团伙的涉猎对象,他们抓住了老人们急于求医问药和保全财产的心态来实施骗术。日本警方破案次数增加了,但背后还有黑道集团撑腰,抓不到集团头目,非常棘手。究其原因,日本诈骗团伙“组团”赴中国,受雇参与对日电信诈骗屡见不鲜。

2014年,《朝日新闻》曾报道一名在中国参与过对日电信诈骗的原黑社会成员的所见所闻。

“我是警察……我们是银行协会……”2013年秋天,在中国福建省一栋高层公寓的房间里,十几名日本人正在打电话。他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在日本有相识人介绍“在中国有工作,可以每天挣200万日元”。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不过,据点里的生活并不舒适,工作没有休息时间,一天最多要打300个电话。事先承诺每天3万日元报酬没有兑现,每天3个人总共只能拿到100元人民币的伙食和香烟钱。

即便如此,仍有人从日本到这里参与活动,一旦诈骗成功,拨打电话者可以获得5%提成。有人曾经在3个月挣到500万日元,相当于诈骗了1亿日元。一名20多岁的参与者说:“这是一个有成就感的游戏。”

古玩诈骗 虚假故事层出不穷

由于古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而真古董又由于年代久远,留下得不多,这样,品种众多、数量惊人的假古董就被造了出来,由于大多数古董爱好者没有鉴定古董的知识,要辨真假很难,有时只好听一听卖者讲这一古董的来历,于是一些“段子手”应运而生,编出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本报记者也遇到过很多会编故事的人。在日本遇到的编故事的有时还会“结合史实”,讲的有声有色。如一位古董兜售者编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些清代皇室在民国后逃亡日本,带来大量“皇室珍宝”。这样的古董兜售者一般是拿出几件假古董,甚至还有“慈禧的珍珠绣鞋”“乾隆的玉玺”等等,拿出这些仿造得并不高明的假古董,兜售者就开始编故事:持有这些珍宝的日本人原是日本外务省大官,辛亥革命后一些清代皇室逃亡日本,语言不通,无处居住,走投无路找到了外务省,这位大官看他们可怜,自己家房子又多又大,于是就收留了他们,为了报答这位大官,清代皇室诸位奉献了这些珍宝。

目前仍在日本存在的“金元宝诈骗”的骗子们,也都是“段子手”。

从2006年左右开始,有自称建筑工地打工者的中国南方口音的人,找到一些在日华人,并称是在某某朋友的介绍下而来, 说他们在建筑工地现场打工时挖出一些“金元宝”、“铜佛”、“银元”等,苦于不知是真是假,自己日语又不灵,拿着这些东西不知如何是好,请帮帮忙。他们说还发现了遗书,遗书上写着由于主人逢战乱避难,财物随身携带不便,所以留下这些财物随罐埋入地下。书信看上去十分陈旧,而那些古钱和金元宝看上去也像真的, 遗书上还说苦于找不到儿子,只好将这些财宝埋在地下,如有发现者应用这笔财富去救济穷人等等。

骗子们还说:我先从“金元宝”上拉下一小块儿,你帮我去找人鉴定是不是真金。然后装模作样用锯子在所谓“金元宝”上拉下一小块儿给上钩华人,说:我先走了,鉴定好了你用电话联系我。说完后扔下拿一小块金块“潇洒”地走了。被骗华人拿着这一小块金块去金店鉴定,竟是21K真金!

于是被骗华人兴奋不已,立刻打电话和骗子联系,要求购买骗子手里的“金元宝”和“古董”。交换地点通常是某个热闹的车站,骗子要价不等,从500万日元到1000万日元都有,等骗子不知了去向,再去鉴定那些“金元宝”和“古董”,竟是一堆废铜烂铁。

目前中国一些生产假冒古董的人,作假手段无所不及,给自然科学的鉴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采取新器接旧底、老胎新釉、老胎老釉等方法。

就是在日本,一些顶级的研究家,被“段子”欺骗。比如说,1959年,国际知名的陶瓷研究专家、日本陶瓷研究第一人者,当时担任日本文部省技官、文化财产专门审查会委员的小山富士夫极力推荐将一个叫做“永仁壶”的陶器定为日本国重要文化财产。这样,在是年6月27日,文部省以“永仁壶”是日本镰仓时代时期明确的古濑户作品为由,将此定为日本国重要文化财产。

后来,在日本著名陶艺家加藤唐九郎出国周游之际,加藤唐九郎的儿子加藤岭男说:这个所谓“永仁壶”是他自己做的,而加藤唐九郎回国后,见舆论已闹得沸沸扬扬,则在1960年9月23日说,这个“永仁壶”是他1937年时做的(关于究竟是谁做的,有不同说法),而“永仁壶”所谓的证据是,在所谓古濑户的“松留窑”里发现的陶片与“永仁壶”的胎釉等一致,但是那个所谓“松留窑”是加藤唐九郎捏造的,陶片也是他伪造的。

这样,包括“永仁壶”在内的三件被指定为“日本国重要文化财产”的陶器被“除名”,小山富士夫也引咎辞职。

“高仿号”诈骗 记者亲历记

《中文导报》记者在新浪微博开有账号。7月初的一天,一位在上海的小妹妹发来微信问:“你是不是开了一个新的微博?这个号是你的吗?”还发来了截图。记者一看,是自己的名字,而且照片也是自己微博账号所用的,甚至还发了几条微博,内容都来自自己曾经发过的微博。看上去毫无纰漏,而记者根本没有去注册过第二个微博。记者否认后,这位妹妹告诉记者,这种诈骗叫做“高仿”,就是模仿别人的账户,而且做得非常像真的。为了诈骗得逞,骗子一般选择人在海外的来模仿,然后就去添加好友,并且发出各种“在国外,要买机票,不知怎么不好汇款,能先帮我汇一下吗?

记者通过新浪微博举报了那个“高仿”账户,过了两天,得到来自微博社区管理中心的“胜诉”。判定为:经查,被举报人冒用举报人的名义发布相关信息,意图使他人产生混淆,被举报人的言行构成“冒充”,且情节恶劣。现根据《微博举报投诉操作细则》第23条,对被举报人处理如下:关闭账号。上述处理在公布后60分钟内生效。

之后,记者发了一条微博,表示微博曾被模仿,并表示:“我绝对不会用任何方式通过网络向你们借钱之类的哦”。立即有微博粉丝留言说,“高仿”账户真的曾经和她发私信,说要回国了,问有什么东西要带的,又问是否可以帮她打个电话等等……

由于有眼明手快的小妹妹迅速告诉记者微博号出来一个新的,所以这次被高仿事件迅速得到解决。否则也很容易让那个假号维持下去,并且很有可能真的行骗得逞。由于在这个假的账号出来两天时就被识破并经记者举报,并且被搭讪的微博粉丝平时与记者并无个人来往,所以警觉地表示了“现在不方便打电话”。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样的“高仿号”骗局还挺多的,通常都以“能帮我在国内打个电话吗?我在国外打不了,国际漫游被限制了”为开头。热心的朋友甚至粉丝如果说“可以打”,接下来就会被告知打到航空公司的某某领导,问机票是否已出票。接下来的都是套路。当然“航空公司某领导”也是骗子一伙的。之后会想方设法让国内的朋友帮着先付款。其中当然会有一番曲折,让国内的朋友相信身在海外的人确实是无法付款——比如上演一些“外汇饱和,国内可以支付”等等的场景。机票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各种网络购物投资等等的桥段,令人防不胜防。因此,需要向朋友们声明清楚,绝不会通过网络借钱。而即使收到亲人账户类似求助,也必须经过语音电话等辨识。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