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双第农场全景。(陈丽嫔供图) 位于福建龙海的双第华侨农场有着天然的地理环境优势,场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近十年来,农场致力于发展“生态+”多元化产业模式,促进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归侨安居乐业,幸福感也日益增强。 “生态+侨”的发展模式是双第华侨农场最大的亮点和成功经验。青山绿水得到保护,侨民的文化认同也大大增强。 青山绿水 生态乐园 “我从小在农场长大,这里生活安逸节奏慢,空气清新环境好。大城市的压迫感太强,环境也不好,我还是最喜欢这里。”电话那头的侨二代、印尼千层糕店老板梁惠蓉一边包着印尼粽子一边说。 这就是位于福建龙海的双第华侨农场。如今的农场像一座大型森林公园,远看青山如黛,绿树成荫,近听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几十年来,农场旧貌换新颜,从一座荒凉落后的小农场逐渐变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旅游发达、归侨安居乐业的幸福场,把青山绿水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变成了“双第清新场、南洋华侨村”。 双第华侨农场有着天然优越的地理环境,它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和多雨,植被多样,森林覆盖率达86%。农场靠近龙海市,距厦门漳州均在一小时车程内。 基于这些优势,“农场坚持‘基础先行、项目带动、突出生态、旅游兴场’的发展思路,旅游搞起来,环境好起来,愿意留在农场工作、生活的归侨也越来越多。”农场党委书记庄立新向本报介绍道。 “农场致力于完善场区基础设施、整治卫生环境,打造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自然就吸引到投资和产业落地。我们坚持以生态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归侨劳动力,鼓励侨民自主创业、就业。” 现在,农场留得住人气、人们记得住乡愁。抚今追昔,谁能想象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次从漳州市区来农场时简直不敢相信,各方面条件都很差。我们当时戏言双第唯一一条通向外界的双普路是雨天‘水泥’路,晴天‘洋灰’路,住房也都是破旧的老房子。”已在农场党政办工作近10年的陈丽嫔回忆当年感慨不已。 “后来赶上了好时候,眼看着各种设施慢慢建起来、发展越来越好、归侨的笑容也越来越多。现在在这里工作很开心!”她觉得当初来农场的决定是对的。 老有所乐 幸福生活 双第华侨农场的人口中约2/3是归侨侨眷,其中主要是来自东南亚的侨民。受东南亚异域风情的影响,侨民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经常组织邻里的活动,其乐融融。多元的民俗传统、南洋美食和淳朴民风更是生态旅游的点睛之笔。 当地侨眷喜欢种植多种香料,经常自制东南亚美食。梁惠蓉开了一家生意红火的印尼糕点店,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甚至有印尼游客吃了招牌点心印尼千层糕后称:“软糯香甜,比印尼本地做得还地道!” “我很喜欢跳舞,退休后天天跟朋友跳广场舞,有时候还去参加比赛。生活很充实,幸福感满满!”在农场生活57年的印尼归侨彭乙桃阿姨谈起现在的生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嫌农场落后而离开的人回来一看,都觉得农场的变化不可思议,很羡慕我们有这么舒适优美的环境。” 实际上,农场为侨民建设了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幸福院”、“侨胞之家”等是集唱歌、健身、图书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各管区还有专门的老年活动中心。农场每年的收入也都拿出一部分用于侨民慰问补助,逢年过节都有慰侨活动或演出。 2007年开始的“侨居造福工程”拆旧建新,一排排小洋楼依山傍水、青翠满目。有了政府房补,侨民们只需花不多的钱就从破旧的瓦片房搬进了宽敞亮堂的小洋楼。侨民们打心眼里乐开了花。 老侨民黄半丁有4个女儿先后在加拿大定居,他去加拿大探亲半年后回来告诉大家:“还是我们农场好,吃住好、环境也好,舒服自在。我就愿意待在农场,管它美国还是加拿大,哪儿都不想去。” “生态+侨” 身份认同 “生态+侨”的发展模式是双第华侨农场最大的亮点和成功经验。 “生态+”模式的实质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就是重视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发展权利。 “生态+智慧”模式赶上互联网大潮,如“乡下人”仙人掌园艺品牌,以农业科技培育新种、保护稀有品种,同时利用多媒体渠道进行知识科普、传播,努力打造亚洲最大仙人掌基地。“生态+旅游”模式如鹭凯生态庄园,以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集农家乐、游学研学等于一体,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生态+产业”模式以百耕休闲农业园为代表,打造智慧型果蔬生产,创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农场致力于保护和开发并举,精耕细作,逐渐成为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未来的双第华侨农场,还是要坚持吃生态饭、走生态路、做生态事。”庄立新对未来信心满满。 双第华侨农场是特殊时期为集中安置东南亚归难侨而建造的移民场所,本身有其特殊性。归难侨的身份和位置有其复杂性,侨民能否认同和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是个很大挑战。 农场给予侨民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并通过“生态+”的多样化产业模式,吸收归侨劳动力资源,吸引侨民创业、就业,促进侨民与当地社会的交流互动。农场鼓励多元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碰撞交流,东南亚的饮食和舞蹈在此发扬光大,受到众人喜爱。老侨民也不再想念侨居国的生活,反而对农场的方方面面赞不绝口。 让当地归侨居有好屋、老有所养、活有所乐,更要让侨民参与和融入当地的发展之中。从“归侨”到“场民”,既要提高侨民的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更要强化其对农场作为家园的身份归属感和对故土的文化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