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马应彪出生于广州府香山县沙涌乡(今中山市南区沙涌村)。他的传奇一生,改写了中国近代的商业史。 马应彪自幼家境贫寒,20岁时前往澳大利亚谋生。儿时的磨练,造就了他坚韧沉着的性格。然而,初到澳洲,他并没有像其他同乡一样赶快寻找收入好的工作。在他看来,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过语言关,所以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会说广东话的爱尔兰人开的菜场打工。老板跟他谈报酬,他却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只管三餐饭,不取分文,但每天要教他一小时英语。时间不长,马应彪就掌握了英语,很快开始独自到菜场做买卖,还掌握了一套行商技巧。由于为人诚恳,很多朋友和同乡把蔬菜、果品委托他出售。随着业务的扩展,马应彪先后开设了永生、永泰、生泰三间铺位。当地报纸纷纷报道马应彪创业成功的故事,成了澳洲著名的华侨商人。这为马应彪日后建立自己的商业王朝打下了基础。 1892年,马应彪回国。1894年,他在香港开设华信庄及永昌金山庄,开办侨汇兼经销进出口商品的生意。1899年,马应彪用筹集到的2.5万元资金,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72号买得一个铺位,次年,中国第一家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在香港开业。 马应彪拥有超前的经营思维,是难得一见的商业奇才。他后来又在上海、广州开办先施公司,并创新了许多营销管理手法,如不二价、全球采购、请模特、招聘女售货员、一元特价区、代金券、职工持股、员工培训、吃喝玩乐一体化、观光电梯等等,这些今天看来都是十分先进的管理方法,100多年前就被马应彪使用了。他还创办银行、开拓保险业务,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在发展商业王国的同时,马应彪还追随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事业奔走。辛亥革命前,马应彪在澳洲加入同盟会,同时也被任命为军需庶务长。由于革命经费经常捉襟见肘,他担任军需庶务长一职时,不少开支都自掏腰包。 一次,马应彪正在先施百货召开会议,孙中山的侍卫郑卓德突然闯进来,并递上一张写着“请借500元。文”的纸条,马应彪一眼认出这是孙中山的手迹,二话没说,就从柜台里拿出500元交给了郑卓德,随即把纸条撕得粉碎。每遇这样需要经费应急的时候,马应彪都是有求必应。 因马应彪对革命的慷慨贡献,孙中山任命他为广东都督府庶务长、财政厅总参谋、广州红十字会主席等职。后来,孙中山还想再任命他为财政厅厅长,但马应彪谢绝了,并说:“我没有文化,粗人一个,不适合做官。我还是通过兴办实业的方式来救国吧。” 辛亥革命,改写了近代中国历史。而以马应彪等为代表的老一代华侨实业家,则在支持革命的同时,引领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