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这四十年:爸爸和我的教育强国梦
usa.fjsen.com 2018-10-31 10:55:05  包陪庆 来源:中国侨网 责任编辑:林进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广大海外侨胞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华投资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是中国面向全球、扩大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华侨华人功不可没。

“‘侨’这四十年”主题征文活动启动后,海内外投稿纷至沓来。即日起,一篇篇佳作将陆续刊出,展现华侨华人与中国同行的四十年。

——编者按

爸爸和我的教育强国梦

包陪庆

我的爸爸包玉刚,一直有一颗中国心,想为国家做点实事。

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借助改革开放的大潮,爸爸在北京捐建国际级酒店、帮助家乡宁波建设发展等,为国家建设发展出钱出力。

在爸爸看来,国家要建设发展,抓教育是根本。他在内地创办宁波大学、设立留学生奖学金、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帮助国家发展教育事业。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时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教育事业,包括增加派遣留学生。爸爸很赞同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中国现代化的观念,也愿意不遗余力地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

爸爸历来都是有了目标就马上行动的人。他的第一步,是以爷爷的名义,向中国教育部捐赠了100万美元,成立了“包兆龙留学生奖学金”。在1970年代末,这是以私人名义最早捐给国家的一笔钱。教育部利用这笔钱在全国遴选了21位优秀学生,成为首批包氏奖学金的留学生。

后来,这一奖学金花落浙江大学,爸爸另外为奖学金增加100万美元。浙江大学邀请环球公司的投资团队,协助管理基金的投放,做到保本用利,使基金数额不断增加,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爸爸离世后,我用他的名字共同冠名这项奖学金,叫“包兆龙、包玉刚奖学金。”2004年,我自己也为包氏奖学金增加100万美元,用来邀请外国著名教授到浙江大学讲学,同时要求这些教授顺便到宁波大学讲学。

如今,包氏奖学金单用利息,已经培养了大约500位高级访问学者,为浙江省尤其是浙江大学培养了很多骨干精英。现在浙大数十个学院的领导和各级重要干部当中,有一半左右的人曾用包氏奖学金出国深造。

为改善中英两国关系,爸爸提出“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资助中国学生留学英国。包玉刚爵士基金会为该奖学金捐资1400万英镑;中国政府出资1400万英镑;英国政府出资700万英镑。

1986年6月9日,“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签约仪式在伦敦唐宁街10号举行,两国国家领导人出席。爸爸带着我代表包玉刚爵士基金会,签署了这份友好奖学金的协定。

这次签约仪式出席者都是两国的领导人,也是中英谈判的重要人物,而主题是非政治性的合力培育下一代,目标一致。爸爸对此发挥了中英关系“润滑剂”的作用。

该项计划从1987年10月至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一共支持了1728名学者赴英留学。现今,很多访英或留英的中国学者回国后与英国高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相继有更多中国学者到英国留学,英方亦派遣学者到华进行学术交流。

爸爸说,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子孙后代出点力,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如果从中更能促进中英的非官方往来,港人能从中得福,那就更是一举两得。

继承爸爸的慈善衣钵,教育强国也是我的梦想,我想做教育出口,做“made in China”的教育。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在香港开办首家以普通话加英语授课的双语学校,以中国课程为主,又与世界接轨。

那时候,香港还没有回归,我创办双语学校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普通话是口语和书面语统一的语言,便于孩子们学习;二是,多数华侨华人都会讲普通话,方便大家交流;三是,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香港的孩子们从小会讲普通话,更有利于他们了解内地,以后到内地发展。

2007年,我又在上海创建了包玉刚实验学校,这是一所非营利性质的、国际性中国学校,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共12个年级。在设置中国课程、倡导唱国歌、升国旗的同时,以国际化和高素质全人教育为特色,实行双语教育,融合中西文化精髓。

我们很重视品格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的教学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是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他们如何获取知识。目前,学校已拥有三个校区,1400位学生,学位供不应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日中国之开放发展,我想爸爸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

【作者包陪庆,香港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环球中国集团主席、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联合创办人兼理事长。】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