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十载的校园“春之声”
usa.fjsen.com 2018-11-08 08:50:13  张罗应 薛希惠 周明太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李楠

在华侨大学,有这样一项课外活动,持续举办了30年,从班级、系级、院级逐步扩展到校级、市级,参与者覆盖从60后到00后的境内外学生……

这,就是由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起的“春之声”,如今已成为泉州市高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外语第二课堂经典品牌。作为华侨大学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春之声”30年,既凝练出“快乐学外语、外语快乐学”的学习理念,也为境内外学子提供了在课外练习外语、多元学以致用、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更成为从60后到00后师生和校友抹不去的记忆。

1989年。那一年,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还是外语系,本科生一个年级也只有一个班。而演讲比赛“春之声”,也只是当时英语系为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而开展的一项班级活动。“参加人数很少,规模很小,只用一个晚上在数学楼梯形教室进行,当场评分,当场发奖。”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老院长陈道明回忆,“虽然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道具,没有任何影音设备,但活动仍然受到师生的好评与喜爱。”

首届“春之声”的成功,激发了当时外语系本科班同学们的热情。他们开始讨论改变“春之声”的形式,将“春之声”做大做响,并以此为目标将华侨大学英语协会和日语协会合并成立了外语协会,筹划具有外语系特色的“春之声”系列活动。

有了组织者的精心安排,有了院系领导的鼎力支持,有了同学们的热心参与,“春之声”蓬勃开展起来,并一直传承到今天。从1989年的单一英语演讲比赛,发展成为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型外语系列赛事,共拓展为9大项目、10项赛事。日本文化节、英日语主持人比赛、英日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日语情景剧比赛、英日语模拟应聘比赛、英日语影视配音比赛……每年的3月至5月,在华侨大学校园里,都会如期唱响这一精品第二课堂活动的春日华章。华大外国语学院1990级校友陈惠国当时是英语协会的会长。他说,因为“春之声”的存在,整个华侨大学都洋溢着浓浓的外语学习氛围。

演讲比赛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口才,模拟应聘比赛让大学生可以模拟毕业时的求职应聘,情景剧比赛则给了热爱表演的同学一个展示才艺的机会……通过“春之声”,参赛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表演、心理等各种素质或能力,筹划组织者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1991级校友蒋雯丽说,“春之声”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还能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

“而学校和学院,则从‘春之声’发现了学生中的很多人才。”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表示,每年在“春之声”赛事中表现优异的同学,都有机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再展风采,“如被推荐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外语类赛事等”。

毛浩然介绍,30年来,华侨大学经历“春之声”历练的学生们,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上海日本文化周日语演讲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福建省高校日语演讲赛、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海峡两岸口译大赛等各类各级比赛中,屡获全国特等奖、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全省特等奖、全省一等奖等高识别度奖项,累计达100多人次。

“春之声”的影响力,很快辐射到校外。每年的“春之声”,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黎明大学、闽南理工学院等在泉高校的同学也积极报名参赛。同时,作为多元文化名片和对外文化交流管道之一,“春之声”不仅在美丽的华园颇有品牌效应,而且在远隔重洋的日本和东南亚等地一些教育文化机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日本文化节是‘春之声’的重要内容之一,外国语学院中琉太鼓队的表演则是每届‘春之声’开幕式和文化节上的‘规定动作’。”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志民介绍,十几年来,太鼓队多次参与福建省、泉州市中日友好交流活动;应邀为“北京中日民间文化节”献演;受日本冲绳县邀请,参加2012年世界太鼓大会等。

“通过‘春之声’这一平台,华侨大学加强了国际间的教育文化交流。”华侨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斌说,下一步学校和学院将依托“春之声”这一育人载体,培育更多第二课堂精品项目,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学以致知、学以致用,不断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展和创新“春之声”子项目活动,立足专业实践,探索“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让外语专业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同时,将侨校特色和资源融入“春之声”的各项具体活动,广泛地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