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全市每天分检出厨余垃圾400多吨、收运餐厨垃圾200多吨,收集可回收物约100吨 目标 厦门力争到2019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7750吨/日 厦门日报讯 今年8月,国家住建部通报2018年第二季度46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情况,厦门市排名第一,获住建部点名表扬。这说明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是有成效的,走在全国的前头。 厦门从2017年开始,按照“公共机构带头、示范小区引领、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势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于同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到2017年底,主要城区90%的小区、120家市直机关、85家星级宾馆(酒店)、1124所学校、12家市属国有企业、66个农贸市场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区域和驻厦部队已全部推行垃圾分类,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参与率达80%以上。 厦门市通过抓好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大环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厦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取得一定成效。为实现源头分类后的垃圾分类处理,厦门市建成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厨余垃圾处理厂、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厂、2座大件垃圾处理厂、1座工业废物处置中心,能够为垃圾分类提供基础的处理保障。 厦门力争到2019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7750吨/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氛围已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格局,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常抓不懈,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让公众认识到做好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同时,与日本等国家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我们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把这一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工作做得更好。 现状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仍有七成靠填埋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3月18日印发《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一般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目前还只在城市试点,尚未全面铺开。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城市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有700多个,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基本为混合收集,虽然从2002年开始就提倡分类收集,但垃圾分类收集目前只占16%。在城市垃圾处理中,填埋法处理的垃圾占70%,堆肥占20%,焚烧占5%,其他(包括露天堆放、回收利用)占5%。 他山之石 日本:丢弃大件垃圾要买垃圾处理券 日本垃圾分类开始于1980年,从最初的简单分类到如今的固废产业。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全面推行垃圾的三R(减量化、再使用、循环利用)政策。日本民众对生活垃圾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认为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生活的灾难。大家积极参与,相互监督,还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加上政府长期精细化管理,使垃圾分类不断完善,已成为全世界在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 日本人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在出门的时候如果找不到垃圾桶就会下意识地把自己身边的垃圾放在口袋里带回家,然后在自己家里再进行垃圾分类。如果你需要丢一些大件垃圾,比如桌子沙发之类的物品,就要花钱到便利店去购买一种叫做垃圾处理券的东西,把这个垃圾处理券贴到你的大件垃圾上,然后在指定的日期搬运到特定的地点。另外日本许多的地方政府网站都会介绍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和提高国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 德国:垃圾分类意识从娃娃抓起 德国垃圾分类经验是:从小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德国所有的住宅都会有3至5个垃圾桶,分别存放着各种不同种类的包装物、不可回收垃圾、纸制品以及玻璃瓶。所有投放玻璃的垃圾桶一般分为白色、绿色和棕色,分别用于投放透明的、绿色的和棕色的玻璃瓶。而不可回收垃圾的桶上就会贴有橙色的标记;专门投放包装物的垃圾桶则会被涂成黄色。德国所有学校的老师和父母都会通过言传身教,从小教育孩子垃圾分类。从公民素质和习惯入手,从源头上培养垃圾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