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筱菁 通讯员 陈俊毅)长期生活在海上,用流利的英语和各国船员打交道,这是叶明明曾经的工作;扎根在农村,种甘蔗、抓村务、谋划发展,这是他如今的日常。今年8月,31岁的叶明明结束了长达6年的海员生涯,又回到家乡——漳平市西园镇基泰村,并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委员,从此,人生舞台由无垠的大海变为广袤的乡村土地。 一个已是国际航线3000总吨以上外派甲类二副船员的年轻人,为何要选择回村就业? 契机源于4月份漳平市出台的“引才回乡”五年计划。当地鼓励大学毕业生回乡干事创业,计划每年引进10名(换届年20名)漳平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优秀人才进入村级后备人才队伍,为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提供人才支持。这让叶明明动了心,他说:“当海员这些年,积累下不少工作经验,作为土生土长的基泰人,我有责任去为家乡的发展做些努力,如果我的所学能有所用,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经过现场报名、资格审查、面试、体检、政审等环节,叶明明如愿进入漳平村级后备人才队伍。 对于地处山区的漳平来说,叶明明这样学成归来的年轻人们,正是村里急需的“血液”。“当下,农村的发展缺乏高学历有经验的年轻人才,通过‘引才回乡’计划招进来的村级后备人才,一般都回到本村,发挥他们熟悉方言和当地情况的优势,为村里带来新的理念和发展活力。”漳平市委组织部主任科员吴武生说。 基泰村盛产甘蔗和红糖,依据该优势,叶明明带头种植15亩甘蔗,并注册“西元红糖”商标,创建本村第一个红糖品牌,帮助蔗农销售红糖1.1万多斤,增加了收入。想法多的叶明明意识到,仅仅靠红糖这一个产业还不够,随即瞄准了林下经济。目前,村里租了200亩地,计划种上金丝兰,并建个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 对村里挂钩帮扶的一对夫妻,叶明明也很上心。他多方鼓励这对不喜干活的夫妻种植甘蔗,走出家门动起手,改变现状。“现在,他们种了一亩左右的甘蔗。平时我先去农技站咨询种植的技术,然后再告诉他们如何种,让他们尽快掌握种甘蔗的技巧。”叶明明说。 回村才几个月,叶明明已在甘蔗种植、红糖加工和销售、脱贫攻坚、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村中事务上,贡献了不少点子。他说:“现在看来,当初回村的选择没有错,在农村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今年,包括叶明明在内,漳平市共引回19名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漳平籍优秀人才进入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参选或安排担任村两委干部或村主干助理职务。他们的聘用期为5年,享受与大学生村官同等月工资待遇和一次性3000元的生活补贴。这19人当中,有的曾是自主创业的花商,有的曾是国企员工,有的曾是沿海企业的上班族,还有的是应届毕业生。 如何让他们尽快实现身份转变,更好地融入乡村工作?漳平市给出的办法是实行结对帮带,到村任职后,乡镇党委还为每名村级后备人才确定两名培养联系人,对他们进行跟踪培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鼓励他们在农村探索创业。 如今,这些村级后备人才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村里,他们参与到村级事务具体管理中,立足农村农业实际发展创业项目,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资源转化为成果,为促进农村发展献计献策,已经显现出很好的势头。”吴武生说。 人才,是地方发展的主动力。地处山区,在外读书的很多人不愿意回来就业,靠近厦门等沿海地区,本地很多有经验的人才又往外跳槽,这一度是漳平面临的人才困境。为了实现引才又留才,在“引才回乡”五年计划里,漳平市还将于2018—2022年,每年定向培育一批教育、医疗卫生及其他专业急需紧缺人才,培育对象为当年参加普通高考、户籍在漳平市行政区域内且在本地报考的高中毕业生。“签订培养协议后,他们享受学费、生活补助费等相关优惠政策,毕业之后回到漳平就业,最低服务年限为8年。”吴武生介绍。 今年,通过这种定向引才方式,共有20名考生签署了协议,涉及教育、水利、农业等专业。学成后,他们将回到家乡,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所长。 |